刀郎离婚30年,前妻含泪自述:他住豪宅,我却一无所有
2025-01-14 14:34:59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什么?基建狂魔的艰辛成长史让你读懂中国铁路
【原创文章不易,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可以转发我的原文。】
说起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其实,在京张铁路之前,中国境内就已经修建了16条铁路。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国的第一条铁路该如何定义?在这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一)吴淞铁路、唐胥铁路: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土地上修建铁路
中国铁路的起步阶段可谓是举步维艰。当时的中国本就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而晚清政府的封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固步自封,对外来文化极度排斥。
1876年,英国人为了完善上海到吴淞港的运输业务,擅自在上海修建了第一条营业性铁路——吴淞铁路。虽然只有短短16公里,这却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
吴淞铁路示意图
吴淞铁路在修筑过程中,已经惹出多起纠纷事件。通车一个月后,火车又在江湾一带压死一名中国士兵。再加上铁路这种西方的新生事物,在腐朽自大的清政府眼里,那就是“奇技淫巧”,毫无价值,于是在吴淞铁路仅仅运营一年后,就被清政府花28万两白银赎回,拆掉了。
中国第一条铁路就此夭折,但中国人的铁路梦,这时候才刚刚开启。
吴淞铁路江湾站旧景
铁路作为一种高效的运输手段,早晚会被应用起来。不久之后,洋务运动兴起,不少开明的洋务派大臣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878年8月,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事务大臣李鸿章,在唐山首先开办煤矿——开平矿务局。“未出数月,出煤极旺”。为了把煤从矿区运到最近的海口装船运出,节省运输成本,李鸿章在1879年准许矿务局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运煤铁路,即唐胥铁路。这段铁路全长仅9.67公里,但却采用了国际通用1.435米标准轨距和每米重15公斤的钢轨。这是由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第一条标准轨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建筑史的正式开端。
唐胥铁路示意图,后来延伸至芦台、林西
虽说唐胥铁路是外国人设计的,但总难免雇佣许多中国工程师、技术工人。这些人的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为日后中国自主设计、修建铁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鸿章等人视察唐山车站
唐胥铁路建成伊始(1881年),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家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牵引车辆,次年才同意改用机车牵引。因此这条铁路也有个别名——马拉铁路。
唐胥铁路:马拉火车
(二)由中国人自主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詹天佑
时间回到112年前的1909年9月,由我国自行设计、自己投资、自己施工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建成,10月2日正式通车。
京张铁路竣工后合影,车前右三是詹天佑
修建京张铁路这个构想,其实很早就有了。当时的列强都来争夺京张铁路的修筑权:因为拿到了修筑权,就等于是打通了从蒙古方向通往北京的交通要道,就等于控制了中国北方的命脉。这条连接中国华北与西北的交通要道怎能置于他人之手?只有中国人自己修建!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消息一出,举国震惊,却引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嘲笑:“京张铁路这样的旷世险工,在欧美各国也只有大师级的人物才敢于接受这种挑战,在中国,能修京张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生呢!”
身着清朝官服的詹天佑
的确,在此之前我们没有自主设计、修建过任何一条铁路。而京张铁路的修建难度极高,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面对工程难度高,修建经费少,工期短等困难,詹天佑迎难而上,带着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没有犹豫,立刻开启了修建的征程。
他顶着塞外的狂风,亲自勘探地势,翻山越岭地测量勘探,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的工作。只因詹天佑心中坚守着的信念:“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就是带着这样强大的信念,在全体中国工人的努力之下,经历千辛万苦,京张铁路于1909年竣工通车。京张铁路不仅提前竣工,其中青龙桥上“人”字形铁轨的爬坡设计,更是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一个有力的回击。
人字形铁路
如此巨大而艰难的工程,詹天佑团队仅用4年就完工了,且成本仅相当于国外承包商报价的五分之一。百年之后,京张铁路仍然使用如常,只是偶有瑕疵。例如八达岭隧道一直使用至今,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堪称百年前的“中国高端制造”!
百年老站——青龙桥站
八达岭隧道
(三)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历史上四川人出川,陆路靠栈道,水路靠拉纤。清朝末期,全国各地都在兴建铁路,只有四川没有兴建一寸铁路。因此,修建铁路成为四川人民迫切的愿望。
1903年,当时的四川总督锡良奏请清廷,拟自修川汉铁路,以“辟利源而保主权”。这是最早提出修建成渝铁路的人。但这时清政府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经历了官商合办之争、保路风潮等一系列风波,等清朝灭亡了,成渝铁路也未能修建。
时间流逝到了1937年6月,成渝铁路才开始断断续续地施工。但直到1949年10月,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成渝铁路也仅完成原预算工程量的9%,未铺设一根钢轨。
清末成立的川汉铁路公司所发行的股票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西南刚刚解放,战争尚未完全平息,国家财政也相当困难。为了恢复西南地区经济,党中央和政府决定在这样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立即开始兴建成渝铁路。
贺龙元帅亲自颁发“开路先锋”大旗
成渝铁路修建时,尚未组建专业施工队伍。西南军区抽调指战员3万余人,率先承担筑路任务;同时,四川各行署也动员了一万八千多人参加筑路。
随后,民工逐渐接替部队参与筑路。1951年2月,到达工地的民工达到最高峰,共十余万人。
这支临时组织起来的队伍,不懂筑路技术,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但他们用铁锤、钢钎、土制炸药、扁担、竹筐,夜以继日地开山造桥。
成渝铁路修建现场,热火朝天
在没有任何大型机械化设备、施工条件极端艰苦、路料运力极为匮乏的条件下(只能就地取材),经过10万军民两年的日夜紧张奋战,全长505公里的成渝铁路,终于筑成。
成渝铁路建成,贺龙元帅剪彩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劳动人民完全用自己的亲手和完全用国产材料修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毛泽东主席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
当第一列火车的到沿线各地时,远自几百公里外的居民都扶老携幼来看火车。
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从这一天起,乘火车来往成渝间,单边出行时间由一周缩短为一天。从这一条铁路起,成都陆续有了宝成、成昆、成灌铁路,昔日的“蜀道难”,今朝也有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成渝铁路不仅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西南经济格局有着重大意义,也对当时的西藏当局和印度保持着极大的战略震慑。
结语:从时速20km/h的“马拉火车”,到如今时速350km/h的复兴号;从1909年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建设、运营的京张铁路竣工,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4.14万公里,中国铁路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以“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态势,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肩负起“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走在前列!
看到这啦,让我们为中国铁路点赞!
智能复兴号奔跑在京张高铁上
2025-01-14 14:34:59
2025-01-14 14:32:43
2025-01-14 07:40:44
2025-01-14 07:38:28
2025-01-14 07:36:12
2025-01-14 07:33:57
2025-01-14 07:31:41
2025-01-14 07:29:26
2025-01-14 01:35:13
2025-01-14 01:32:57
2025-01-14 01:30:42
2025-01-14 01:28:27
2025-01-14 01:26:12
2025-01-14 01:23:57
2025-01-14 01:21:41
2025-01-14 01:19:26
2025-01-14 01:17:11
2025-01-14 01:14:56
2025-01-14 01:12:41
2025-01-14 0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