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故事
2025-01-14 07:38:28
五大野战军,华野实力最强,为何渡江后缺将领?聂帅拒绝当四野政委
众所周知,在解放战争期间,五大野战军中属林总带领的四野,也就是华野的实力是最为强劲的。
作为最有战斗力的一支部队,四野在林总的指挥之下在战场上可谓是所向披靡,不仅打得国军落花流水,还让他们闻声丧胆。
然而之所以四野能够做到如此强悍,当然也是离不开“林罗刘”的有力指挥。另外强将手下无弱兵,四野战士们的战斗力也是杠杠的。
所以在五大野战军当中,四野因其兵多将广,经常是备受关注,而且许多战役都寄希望于四野的胜利。
但是就在渡江战役发起过后,一向是兵多将广的四野却演起了“群龙无首”。更为麻烦的是,在聂帅被邀请前来当四野政委的时候竟然还拒绝了。
这样四野这支大军瞬间有点溃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后来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其实林总所带领的这支四野战军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干部最多的,由于当时为了在内战前期占领东北,于是主席抽调了各地的优秀将领前往东北。
在抗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东北地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人数已经达到11万人了,并且主要是一些作战经验的老兵。
俗话说的“一个老兵能顶得上十个新兵”,归功于平时的训练还有经验的积累,在战场上他们的表现也十分勇猛。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有着像林总、罗荣桓以及刘亚楼这样优秀的军事领导人的指挥,尤其是罗荣桓,非常善于挖掘战士的潜力,并培养出许多干部。
加上后来从当地招募过来的自治军、民主联军等等,就这样四野的部队一下从十几万增长到了七十万左右。
后来在辽沈战役当中,正规军加上地方军,整个东北地区的军队规模甚至可以有百万。这么强悍的部队简直可以直接碾压蒋介石部队,由此赢得战争的胜利是必然的。
1948年的时候,林罗刘三人带领着整个四野进入山海关,面对着“黑云压城”的一番景象,当时驻守北平的傅作义见机投降,从而顺利实现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次年中央又派四野军队南下追击蒋介石的主力部队,经过渡江战役和衡宝战役,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重重防线,最终实现解放区的进一步扩大。
之后在中央决定进行抗美援朝的时候,四野军队首当其冲地派出一个兵团作为先锋部队进入朝鲜战场,并为我们入朝打响了第一枪。
彼时的四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与美军进行激烈的对抗,不仅保卫了朝鲜和我国的领土和主权,还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规模和实力。
在新中国成立后,对此前为革命事业英勇奉献的将领进行嘉奖的时候,光是四野就出了两位元帅,还有数不清的优秀将领。
可见四野真的可以称得上是解放军中实力最强的一支野战军,他们经历过多少次艰苦卓绝的战斗,又承担过多少次关键的任务。
我们虽不能完全统计清楚,但是以四野强大的战斗力,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保卫,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上述来看,四野在林总的带领之下在整个解放军军队当中简直是响当当的队伍,然而林总还是想要能够广纳贤士。
于是便想到了时任司令员的聂帅,他的指挥能力也是不一般的,所以一向孤高自傲的林总为了人才也是厚着脸皮去邀请聂帅。
本来林总能够做到这一程度,已经让人大跌眼界了,然而聂帅却不领情,一把将林总拒绝了。而这一操作当然会引得外面的非议。
尽管林总和聂帅在军事理论以及战略战术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分歧和争议,所以在某些合作上未免会存在一些矛盾和争吵。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争吵是发生在一次兰州会议上,林总和聂帅在关于军事指导思想和军队建设等方面存在分歧,双方在会议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后来在平津战役当中,关于是否和平解放北平地区,二人也有过激烈的争吵。林总是主张直接武力攻打北平,以军事手段来迅速解放该地区。
然而聂帅则提出要进行和平解放,主张通过政治手段争取北平地区的解放,以此保护此地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减少战斗的伤亡。
随后还是毛主席亲口表明聂帅的观点是正确的,二人这才结束了争论。显而易见,林、聂二人虽然各自优秀,但是合作方面欠佳,于是聂帅还是拒绝了林总的邀请。
不过聂帅的心中还是对林总的军事能力表示佩服,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领导人,林总在指挥和组织部队方面有着出色的才能和战略眼光。
当然作为优秀的将领来说,两人之间有点小摩擦在所难免。或许是渡江战役过后,我党的胜利结果也基本上是确定了,所以即使谁当四野的政委,也都会有很好的结果。
至于说林总为何拉下脸能够去邀请聂帅呢,说来还跟他的好战友罗荣桓离开有关。
在1949年,渡江战役的开始就打响了解放中国的最后一枪,此次战役的胜利就直接决定了我党的胜利姿态。
然而就在战役胜利之后,四野军队当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了可靠的将领。这样就导致四野的领导班子不如之前完整。
此前在四野刚刚成立的时候,林总、刘亚楼以及罗荣桓三人坐镇,将四野队伍经营得风生水起,可见三人之间的合作也是很默契。
他们三人在互相认识之后就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斗指挥,并且建立了深厚的战友关系,甚至当时还有人戏称他们为“黄金三人小组”。
然而就是这样亲密的三人,在渡江战役过后各个分道扬镳了。首先就是罗荣桓,因其遭受着病痛的折磨才被迫无法再到前线作战。
作为一位优秀的革命者,罗荣桓从1926年开始就参加了革命,为国家和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奋斗,也由此影响到了身体健康。
长时间的积劳成疾最终让罗荣桓倒在了平津战役的指挥当中,如今只得留在经过解放后的平津地区,当然也就无法再与林总共同指挥作战了。
而另外一个刘亚楼则在渡江战役过后被紧急调往14兵团担任司令员,这又让林总对此感到伤心欲绝。
刘亚楼的离开不仅仅是因为林总就此失去了一位好战友,更是失去了一位好兄弟。刘亚楼与林总的关系非常要好,二人的革命情谊也相当深厚。
这样一来,林总身边两位得力助手都不在身边了,即使当时在四野中还有许多优秀的将领值得提拔,但是似乎都与心高气傲的林总合作不来。
于是林总就一直要求中央能够从其他地方调来一些将领,来担任四野的政委。之后是让邓子恢调进了四野当中担任政委一职,另外还派出两位参谋长协助林总。
邓子恢和其他将领的调入缓解了四野在用人方面的尴尬境地。四野作为人数众多、实力强大的野战军,需要具备卓越的指挥和领导能力,以确保战斗的顺利进行和战场的胜利。
他们在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四野的作战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由此为四野的指挥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能量。
通过他们的经验和指导能够帮助四野更好地组织和指挥战斗,提高整体战斗力和作战效果,并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5-01-14 07:38:28
2025-01-14 07:36:12
2025-01-14 07:33:57
2025-01-14 07:31:41
2025-01-14 07:29:26
2025-01-14 01:35:13
2025-01-14 01:32:57
2025-01-14 01:30:42
2025-01-14 01:28:27
2025-01-14 01:26:12
2025-01-14 01:23:57
2025-01-14 01:21:41
2025-01-14 01:19:26
2025-01-14 01:17:11
2025-01-14 01:14:56
2025-01-14 01:12:41
2025-01-14 01:10:26
2025-01-14 01:08:11
2025-01-14 01:05:56
2025-01-14 01: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