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大富人区,包揽中国富人区前四,许多人无处安放的家
2024-12-12 07:51:52
被错传千古的古语-有眼不识金镶玉
俗语云:“有眼不识金镶玉”, 形容人见识短浅,孤陋寡闻,缺乏辨别事物的能力。
我们认识的金镶玉有两个,一个是《新龙门客栈》里张曼玉饰演的风情万种的老板娘——金镶玉;另一个就是奥运金牌了。
<新龙门客栈>_金镶玉
那么,“金镶玉”是怎么来的,有眼不识金镶玉又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金镶玉”本来就是个误传,其正本,应为“荆山玉”,而有眼不识荆山玉,也源自我们小学课本里边学过的一个故事:话说东周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看见凤凰落在青石之上(古人曾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于是他将此璞石献给楚厉王,经玉工辨识认为是石块。卞和以欺君罪被砍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还被认为是块石头,又被砍去右足。至楚文王时,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下,哭至眼泪干涸,流出血泪。文王甚奇,便命人剖开璞石,果得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篇》。此玉出自荆山,故称“荆山玉”,“有眼不识荆山玉”由此而来。
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
如三国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即有句云:“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金瓶梅》第二十一回:“我西门庆一时昏昧,不知你之良言,辜负你之好意,正是‘有眼不识荆山玉’,拿着顽石一样看。”
那么,这个荆山玉什么时候又变成“金镶玉”了呢。
原来,和氐璧由于名气太大,各个时期的王侯交相都眼馋不已,为此还发生了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秦灭六国后,和氐璧终于还是归了秦始皇,秦始皇命李斯将其雕成了玉玺,还刻上了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是和氏璧就成了著名的传国玉玺,历代王朝只要得不到他,就如同得国不正一般。
到了西汉末王莽篡位,派人跟王太后索要玉玺,王太后大怒,将玉玺摔在地上,崩掉了一个角。王莽无奈,只好让工匠在那角上用黄金镶上,“和氏壁”从此改为”“金镶玉玺”,“金镶玉”也就由此而来。
后来的后来,朱元璋起兵攻元,元顺帝带着传国玉玺跑到了大漠之中,朱元璋派兵深入大漠,最终也没能寻回玉玺。带有传奇色彩的传国玉玺就这样消失在了茫茫历史长河之中。
乾隆皇帝虽然私刻了好几百颗,但终究只能是赝品了。
奥运金牌"金镶玉"
2024-12-12 07:51:52
2024-12-12 07:49:37
2024-12-12 07:47:22
2024-12-12 07:45:06
2024-12-12 07:42:51
2024-12-12 07:40:36
2024-12-12 07:38:21
2024-12-12 07:36:05
2024-12-12 07:33:49
2024-12-11 15:38:02
2024-12-11 15:35:47
2024-12-11 15:33:32
2024-12-11 15:31:17
2024-12-11 15:29:01
2024-12-11 15:26:46
2024-12-11 15:24:31
2024-12-11 15:22:16
2024-12-11 15:20:00
2024-12-11 15:17:45
2024-12-11 15: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