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哭声免疫法
2024-10-25 11:58:18
中印帐篷对峙内幕 当印度炫耀“胜利”时,解放军亮出绝活,震惊
这两天,一则新闻震惊了人们:
“当中印军队脱离接触时,解放军让印度感到惊讶。”
我们现在谈论的是,2月10日,根据双方达成的共识,中印两军开始按计划在所谓“东部拉达克地区”同时脱离接触和撤离。
让印度军方高层感到惊讶的是,解放军在几乎一天的时间里就能够调整200多辆主战坦克,调集100多辆重型车辆运送部队。
速度这么快,这就是解放军的战斗力。
然而,在边境对峙中遭受巨大损失的印度却依然明目张胆地炫耀自己的“胜利”。 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政府官员向媒体吹嘘称,“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常备军的中国,回到了永久大本营,这没什么”。
印度官员将双方达成“双方都满意”的撤军协议以及所谓“拉达克地区”1597公里实际控制线沿线恢复和平完全归功于“印度成功劝说”中国。” 这位印度官员的言外之意是:中国无法承受来自印度的压力。
然而,炫耀很快就被打脸了!
解放军的快速部署能力让印度军方高层感到惊讶。
不过,这本不应该成为印军关注的焦点。 他们本应该像中国一样,把精力集中在从冰冻的班公湖南北两岸撤军、撤退上,为该地区恢复和平与安宁铺平道路。 道路。
莫迪政府另一名高级官员表示,“中国在周三开始的撤军行动中表现出的速度显示了他们的部署能力,这是一门军事艺术。印度也撤出了装甲部队,但同时也做好了应急准备”计划以防最坏的情况发生。”
小人之心可以判断君子之腹。 印度的情况似乎有点太小了。
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尤其是去年6月15日与中国军队发生边境对峙之后。 印度总是食言。 比如,第三次军长级谈判时,双方同意两军撤军,但印度却没有这样做。 为了转移国内民众对疫情严重和经济下滑影响的注意力,不但不撤离,还增兵、大量采购武器装备,导致中国内政局势不稳定。印度边境。
现在好了,通过第九军军长级谈判,“东部拉达克”的脱离接触行动正在进行中,双方都满意。 目标是恢复“东部拉达克”地区1597公里实控线的原状。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回应有关询问时也表示,希望印中双方相向而行,严格落实双方达成的共识,确保脱离接触进程顺利实施。
不知道中国军队一天之内撤走200多辆主战坦克,是否真的让印军高层感到震惊。 总之,从媒体的报道来看,这让他们有些紧张。
然而,中印两国刚刚同时撤军,印度国务部长宣布印军正在紧急批量采购高原山地作战装备,目的是应对中国的军事压力,“打败中国”。军事威胁。”
印度此次采购的装备将包括新型山地作战服装、新型先进步枪、高原山地机动车辆、防寒帐篷、各种取暖设备等。
此举的目的是什么? 综合新闻媒体来看,有以下几种分析:
首先是印军是否故技重施、虚张声势,暗地里却在做各种准备。
其次,即使莫迪政府有意缓和中印关系,也很难“一步到位”,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为自己留下后路。
第三,这是印度高层为缓和国际舆论而采取的最后手段吗?
第四,印度采购装备现象普遍。 印度在双方撤军的情况下大规模采购装备也不是没有可能。 也许这只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巧合。
第五,中印对抗给印度带来沉重的军事压力。 再加上国内的疫情、示威游行等,让莫迪政府有些喘不过气来。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如果印军真的食言,以退为进,卷土重来怎么办?
旺旺想说的是:我军能快撤,也能快进!
还记得1962年10月20日凌晨,中印边境自卫还击开始了。 1962年11月21日,战斗在一个月后结束,清剿印军在华所有据点,击毙、俘虏印军士兵87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
当年印军搞军国主义,被我打回了“原形”。
如今,面对复杂多变的边境局势,我们仍需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印度一些极端投机者趁机挑起冲突、钻空子。
2024-10-25 11:58:18
2024-10-25 11:56:01
2024-10-25 11:53:45
2024-10-25 11:51:29
2024-10-25 11:49:12
2024-10-25 11:46:57
2024-10-25 11:44:41
2024-10-25 11:42:25
2024-10-25 11:40:09
2024-10-25 11:37:53
2024-10-25 11:35:36
2024-10-25 11:33:19
2024-10-24 23:56:06
2024-10-24 23:53:50
2024-10-24 23:51:35
2024-10-24 23:49:19
2024-10-24 23:47:03
2024-10-24 23:44:48
2024-10-24 23:42:32
2024-10-24 23: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