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如梦》沈芷衣被迫和亲,惨遭玷污四年,究竟是何原因?
2025-04-26 07:31:03
大境门:京西第一门
文/话说京西第一门编委会
大境门与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一起被称为万里长城的四大雄关。在这四大雄关中,惟有大境门以门相称,独树一帜,因此,它又被称为京西第一门。
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主城区北端,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至今已有360年的历史,虽饱经沧桑,但雄姿依旧。大境门条石为基,青砖为体,拱门长13米,宽9米,高12米,十分雄伟。大境门的拱门洞上方有四个颜体大字:大好河山,为民国年间察哈尔都统高维岳于1927年所书。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充满了对张家口塞外山河的赞美之情,使这座历史悠久的京西第一门更显得流光溢彩,赋予了深厚的人文精神。特别是这一匾额还具有回文艺术特色,不但顺读“大好河山”意境深远,而且倒读“山河好大”也别有一番情趣。登上大境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雄伟的万里长城。大境门两侧的长城是明长城,它犹如一条巨龙腾飞于东西太平山山巅、十分壮观。这里的长城系外长城,它与八达岭的内长城相比,更显得厚重而苍健。张家口境内的长城,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长城是战国时期的燕长城与赵长城。张家口境内还有秦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唐长城、金长城、明长城,全长1476公里。大境门两侧的长城就是在北魏长城的基础上,于明代成化年间修建的。雄伟的长城,古老的烽火台,辽阔的塞外山河,构成了一幅兵家必争之地的生动图画,集中体现了张家口作为首都北大门的雄宏气势。
大境门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凯旋门。1945年8月23日,八路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一举收复了塞外重镇张家口。八路军健儿雄赳赳气昂昂地从大境门进入张家口市区,受到张家口人民的热烈欢迎,那种历史性的画面至今仍深深铭刻在张家口人的心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悍然发动反人民的内战,疯狂向张家口进攻。我军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进行战略撤退,于1946年月10月主动撤离张家口。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仅仅过了两年时间,我军便在举世闻名的平津战役中重新解放了张家口。在第二次解放张家口的战斗中,敌军被我军团团围困,企图通过大境门向北突围,于慌乱之中仓皇出逃,被我军包围于大境门外的西甸子、朝天洼、乌拉哈达一带,国民党部队5万多人被全部歼灭。大境门是这次重大战役的历史见证。
大境门是蒙汉民族团结融合的互市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大体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南为农耕文化区,长城以北为游牧文化区,长城一线则是各民族融合与互市的地方,特别是长城大境门更是一身二任,既是双方战斗的战场,更是双方互市的商场。张家口远在明代就是经朝议批准的“茶马互市”之所,蒙
古族群众将他们盛产的马匹、皮毛运到大境门一带,与内地的茶叶、丝绸、布匹等进行交易。张家口也是清代兴起的张库大道的起点。张库大道是指由张家口到蒙古国库仑的商业运销大道,被称为北方丝绸之路。而张库大道的起点正是张家口大境门的交易区。大境门外西北的山沟里,也曾是商号林立,驼铃响亮。许多蒙族商人在这里经商发财,于是将山起名为元宝山,可以想见这里曾经是多么繁华!
大境门悠久的历史,雄伟的风姿,使它成为张家口的标志。凡是来张家口的政要名人,都要登上大境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康熙帝、乾隆帝、孙中山、蒋介石、朱德、乌兰夫、罗荣桓、聂荣臻、杨成武等都曾乘兴亲临大境门,对大境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地自古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登上大境门,一生都太平。”因为大境门连通的是张家口的东、西太平山,所以外地游客来张都要登登大境门,一睹它的雄姿、古朴和美好象征。
关于它的雄姿和象征,有诗为证:天下长城第一门,一座古桥连太平沧桑历史作见证,大好河山日日新。
2025-04-26 07:31:03
2025-04-26 07:28:48
2025-04-26 07:26:33
2025-04-26 07:24:18
2025-04-26 07:22:03
2025-04-26 07:19:48
2025-04-26 07:17:33
2025-04-26 07:15:18
2025-04-26 07:13:03
2025-04-26 07:10:48
2025-04-26 07:08:33
2025-04-26 07:06:18
2025-04-26 07:04:04
2025-04-25 14:46:28
2025-04-25 14:44:13
2025-04-25 14:41:58
2025-04-25 14:39:43
2025-04-25 14:37:28
2025-04-25 14:35:13
2025-04-25 14: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