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为好芙利、蒲公英?好利来创始人散伙了,罗红发文透露内因
2025-03-03 19:21:06
T型人才 - 深度剖析职场修炼终极
01
—
什么是T型人才
T型人才是大写的“T”字,“T”字有一横和一竖:
一横是知识的宽度,代表宽泛的知识结构一竖代表知识的深度,代表拥有某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
类似还有很多其他人才,比如“一”型、“1”型、“十”型、“兀”型等等
一型人才类似T型上面的一横,但是没有一竖,只有一横,这类人才知识面广,上至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是缺乏深入研究,只是知道而已。
所以如果继续深入追问,追问对某个领域的深刻理解,往往就回答不出来,因为很多仅仅是知道,涉猎面比较广,但是没有对其中的任何一项做深入研究,认知并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深入,这就是一型人才。
一型人才往往是较为初级的员工,或者一些特殊的工作内容,这些工作内容需要了解更多,而不是更深,比如说初级项目管理岗,大多数情况只需要知道各个方面,但不需要懂很多,只用把大家协调在一起就可以。
第二类是竖型人才或者“1”型人才,和一型人才正好相反,一型人才是一横,竖型人才是1竖,代表在某个专业领域非常深入,但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或者知之甚少,没有在其他领域进行能力拓展。
这类人才往往是公司里某个领域,比如技术领域的骨干,某个专业的骨干,但是因为缺少其他领域的开拓,难以做到触类旁通,想进一步发展往往会受到限制。
第三类人才是T型人才,既有知识宽度,又有某一领域的专业深度,围绕T型人才,有非常多衍生的人才称呼,比如十字型人才、兀型人才。
十字型人才通过象形文字可以了解到,是在T型人才上面冒了头,这个冒头更多是创新方面的冒头,既有知识宽度,又有某一领域的深度,同时敢于冒尖、敢于出头,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
兀型人才在T下面又多了一竖,相对T型人才,不仅在某领域具有高深的造诣和专业技能,在很多领域,比如2个领域、3个领域、4个领域都是专家,兀后面完全可以继续1竖又1竖,这样就是多专多能。T型人才相当于一专多能。
对我们来讲,最关键的是要了解象形文字背后的含义,通过了解指导职场更好发展。
02
为什么需要T型人才?
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总结:社会的大势所趋
给你展示两幅图:
第一个图是非常经典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
不知道有没有伙伴玩过这款游戏,这款游戏的第一关面对的是普通僵尸,普通僵尸仅仅是走路,没有别的招数,很容易把第一关打过,后面的关卡比如失落的世界,会有侏罗纪恐龙捣乱,恐龙用尾巴把僵尸甩到植物前面,增加通关难度,到第三关,会出现拿铁锹的僵尸,豌豆射手无法打倒他,还出现了打伞僵尸,包心菜射手也无法打倒他,更难的是还有闪电的加持,只有闪电来的刹那,才能看到战局环境,没有闪电则一片漆黑、敌暗我明。我们发现第3关相比第2关,面对的挑战更加多样性,第4关挑战反而更多,比如海面场景,有涨潮、退潮,有冲浪僵尸,章鱼僵尸等等。
从第1关、第2关、第3关、第4关甚至以后的第5关、第6关,场景越来越复杂,同时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同时要应对的问题越来越多,此时,如果我们仍是只有一竖的人才或者一横的人才,就很难面对这种社会大势,类比游戏中的植物战士,如果我拥有豌豆射手那样的发射技能,第2关、第3关根本打不过去,因为只会一种技能,我们需要多种植物配合作战,也就相当于我们拥有了多种技能,后面的关卡才能顺利通关。通过植物大战僵尸这款游戏,随着一关一关闯关成功,后面面对的挑战问题、需要同时思考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T型人才。
第二个图片是一本经典图书《人类简史》
《人类简史》里面的一段话我非常有感受:
如果1000年前的法老在500年前醒来,他会发现周围的世界虽然有变化,但他还可以理解,还在他的认知范围之内,但如果500年前的法老在今天醒来,他将完全不理解当下社会,不知道街上跑的都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没有了信仰,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人类简史》
《人类简史》对人类浩瀚时间轴的描写,让我们发现了非常明显的趋势:社会变化越来越快!
我在《深度工作-个人效能管理精进指南》里,将《人类简史》里的时间画了根线,画完之后,真有种排山倒海的趋势扑面而来,这种趋势依然是,社会变化越来越快,当社会变化越来越快,就很难一招鲜、吃遍天,很难靠一个手艺活到老,此时需要不断开拓新领域,接受新知识,T型人才才是归宿,T型人才才是社会大势所趋。
03
—
如何修炼T型人才?
既然T型人才这么有用,如何修炼呢?这里提供3个要点:
第1点:拥抱新事物。
拥抱不仅是行为上拥抱,更是心态上拥抱。
周围有些同事往往觉得自己原来做Java开发,如果转型做go语言的开发的话,会产生抵触心理,因为不是自己擅长的,为什么要让自己做不擅长的事呢?自己还是愿意继续从事熟悉的Java开发;
有些人原来项目管理,擅长自己亲手带项目,亲手交付,他觉得那是自己的舒适区,如果你让他从组织层面,考虑组织项目管理体系如何搭建,他会觉得不应该自己负责,因为以前没做过,不知道怎么去做,这些都是负面心态和消极心态,阻碍了自己向T型人才的跃迁。
如果我们想修炼T型人才,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拥抱变化、接受变化,当遇到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时,要感觉很兴奋,想办法做得更好,这才是积极心态,主动意识来迎接挑战,而不是固守在本职工作上终其一生。
第2点:问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70-80年前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第六版。这么多年的发行量超过一亿册,直接切中青少年所关心的话题,就是凡事多问问什么,问自己为什么?问其他人为什么,并且问一个还不够,随着问题的回答,继续追问,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背后代表你的思考,如果问不出来为什么,或者问的比较浅显,一定程度说明缺乏思考,我们每个人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成长,优秀的小伙伴之所以优秀,往往因为他一直在思考,通过思考、通过提问,持续打磨自己的思想之剑,不断让自己更有内涵、更有深度,于是乎我们看到他所想、所思、所表达,总是切入要点、入木三分。
第3点: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
学海真的无涯,随着信息社会的爆发式增长,信息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每天新闻客户端推送的新闻非常非常多,一天24小时全去看新闻,也不能把世界上甚至国内所有的新闻全浏览一遍,更别说别的。这时候更需要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通过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让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得到有机增长。
很多人看了很多书,阅书无数,但是遇到问题时,依然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因为合上书后仅仅是知道,并没有把书的要点结合自己的思考,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就算读完了一本书,书还是作者的,不是自己的,只有融入个人知识体系之后才是自己的,我在书里详细分享和论述了如何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此处不再赘述,感兴趣的伙伴可以翻看《深度工作-个人效能管理精进指南》。
以上分享了什么是T型人才,围绕T型人才,衍生出了一型人才、竖型人才、十字型人才以及兀型人才。之所以推荐修炼成为T型人才,因为是社会大势所趋。T型人才的修炼之道有3大要点:拥抱新事物,以积极的心态拥抱变化;多问十万个为什么、持续思考;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让知识成为自己的潜意识。
2025-03-03 19:21:06
2025-03-03 19:18:51
2025-03-03 19:16:36
2025-03-03 19:14:21
2025-03-03 19:12:06
2025-03-03 19:09:51
2025-03-03 19:07:36
2025-03-03 19:05:21
2025-03-03 19:03:06
2025-03-03 19:00:51
2025-03-03 18:58:36
2025-03-03 18:56:21
2025-03-03 18:54:06
2025-03-03 18:51:51
2025-03-03 18:49:36
2025-03-03 18:47:21
2025-03-03 18:45:06
2025-03-03 18:42:51
2025-03-03 18:40:35
2025-03-03 18: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