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推荐:《当女主穿越到男频文》《我与长生》《魔王的剧本》
2025-01-11 17:14:59
如果选择国军抗日名将前十名,您会选择谁
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战时期,大批的军队和爱国人士奔赴抗日战场。到1945年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在8年的时间里国军与日军进行了22次大的会战,小的战役更是数不胜数,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出现了很多抗日名将,那么如果要评选国军十大抗日名将,您认为会有哪些人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聊聊,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国军十大抗日名将。
李宗仁是新桂系首领,1935年被授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在当时的九个一级上将中李宗仁是与日军作战次数最多的一个人。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负责第五战区的对日作战事宜。1938年初日军从华北南下进攻徐州,爆发了为期四个月的徐州会战。李宗仁是徐州会战的总指挥,他指挥部队在台儿庄取得歼灭日军二万余人的重大胜利。这也是自1937年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士气。
李宗仁
自徐州会战以后,李宗仁又先后参与指挥了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等大会战,还两次策应长沙会战,在一系列的战斗之中,牵制并消耗了大量的日军兵力,并阻止了日军向西北进军的企图。1943年李宗仁升任汉中行营主任,负责指挥第一、第五、第十等三个战区的对日作战。1969年李宗仁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薛岳绝对称得上是抗日名将,8年的全面抗日战争中,薛岳是歼灭日军最多的一位将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薛岳被任命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淞沪会战,期间他指挥第十九集团军在竹园村与日军展开争夺战,猛攻五次,失而复得,给敌重创,但所部也损失严重。1938年5月薛岳调任第一战区第一兵团司令,指挥了兰封会战。武汉会战爆发后,薛岳又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
薛岳
1939年2月薛岳调到湖南任职,担任湖南省主席,后又升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薛岳指挥所部与日军进行了三次长沙会战,共歼灭日军11.75万人。在1944年的长衡会战中,虽然中国军队失利,但是仍给日军造成了伤亡6.8万人的代价。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美国总统杜鲁门给他颁发一枚自由勋章,表彰其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1998年薛岳在台湾去世,享年102岁。
张自忠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
张自忠是西北军出身,参加了早期的军阀混战,中原大战西北军土崩瓦解后,张自忠部编入宋哲元麾下,成为西北军余脉。1933年张自忠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这也是他第一次与日军作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张自忠出面与日军周旋,试图和平解决,因此被舆论误解为“汉奸”,这成为他身上背负的很大的一个包袱。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张自忠率领第59军在临沂与日军鏖战七个昼夜,粉碎了日军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将日军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击溃,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张自忠
1939年随枣会战中,张自忠率部在田家集以西的大家畈歼灭日军辎重部队,迫使日军放弃渡河攻击襄阳。1939年的冬季攻势中,张自忠率三十八师正面进攻日军,歼灭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一零三旅团,于1月初配合第八十四军稳定战线。此次战争是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国民党军发动的唯一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1940年枣宜会战中,张自忠率部亲自与日军作战,他当时担任的是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在日军飞机大炮的掩护之下,张自忠部且战且退,最后张自忠部全军覆没,他本人也在这场战役中壮烈牺牲,时年49岁。
在众多的抗日名将中,罗卓英似乎是名声不显,但是他的抗日战绩却是名列前茅的。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罗卓英率领第18军奔赴淞沪战场,参加了淞沪会战。在罗店失陷后的一个多月里,罗卓英指挥部队与日军反复争夺罗店、浏河一带。白天,日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夺取阵地;夜晚,罗部将阵地夺回,战斗非常艰苦和激烈,官兵伤亡惨重。
罗卓英
淞沪会战后,罗卓英又率部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战后接替薛岳担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此后罗卓英指挥部队参加了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三次长沙会战等大会战。罗卓英在1941年指挥的上高会战,取得全面胜利,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此战敌三十四师团几乎被全歼,该师团步兵指挥官宕永少将因重伤至毙。据当时战报说,日军被毙伤24000余人,被俘72人。罗卓英因此役而获青天白日勋章。1942年4月,罗卓英被任命为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率领十万远征军出国作战,虽然部队损失惨重但是也打出了中国军人的气概。
抗战胜利后罗卓英在1948年去了台湾,1961年在台湾去世,终年65岁。
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也是唯一一个靠战功说话的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卫立煌被任命为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北上抗日。忻口会战中,卫立煌指挥各军奋勇作战,在忻口地区展开了正面战场的大规模防御战。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歼灭日军2万余人,力挫日本侵略军锐势,挡住了它的正面进攻,鼓舞和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卫立煌
忻口会战后,卫立煌又相继担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兼冀察战区总司令、军委会西安行营主任等职,因为他与八路军的来往过于密切,被人指控没有坚决执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于是被蒋介石调离抗日前线。1943年冬卫立煌被任命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在滇西、缅北给日军以重创。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大陆战场的反攻,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积极作用。1960年卫立煌将军在北京逝世,时年63岁。
与上述几位相比,王耀武的资历要浅的多,但是他在抗日战场上的表现却异常显眼,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年的时间里王耀武一直活跃在抗日战场上。
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耀武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等大会战。
王耀武
湘西会战是中日之间的最后一次大会战,此战王耀武作为最高指挥官,指挥30万大军迎击日军,取得了毙敌28174人,俘敌军官17人,士兵230人,战马347匹,火炮24门,机枪100挺,步枪1300余支,其他战利品20余吨的重大胜利。此战后他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而他也才40岁,这一点超过了他的大部分黄埔同学和学长。
不过王耀武也参加了内战,1948年在济南战役中被俘,关押在功德林战犯所进行改造,1959年出狱,1968年去世,终年64岁。
孙立人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
孙立人参加过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孙立人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在争夺苏州河的战斗中,孙立人率部与日军激战,战斗中遭到日军炮火的猛烈进攻,他本人全身被炸伤13处,奄奄一息,昏迷了三昼夜。
孙立人
伤愈后,孙立人又参加了武汉会战,1942年孙立人加入中国远征军序列,出国与日军作战。在同年4月的仁安羌之战中,孙立人所部以不满1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7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
此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孙立人率部在孟关杰布山隘,孟拱河谷等地击败日军,又率部先后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人,成为歼灭日军最多的军级将领。
解放战争中孙立人逐渐被边缘化,到台湾后更是被囚禁了33年之久,1990年在台湾去世,终年90岁。
关麟征是黄埔一期毕业生,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在古北口和日军西义一的第八师团血战三天,伤亡4000余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关麟征升任第52军军长,率部奔赴抗日战场。
关麟征相继参加了保定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等大会战。在台儿庄战役中,关麟征率部给予日军以重创,战后他被称为“关铁拳”。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关麟征抓住战机,果断地组织指挥部队实施反攻,收复失地,这是开战以来第一次收复失地,关麟征升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
关麟征
1940年关麟征被调到滇桂边境驻防,在此后5年的时间里关麟征一直驻防在这里,成为镇边大将直至抗战胜利。但因为与陈诚的关系不好,所以在解放战争中他被逐渐边缘化,1950年去了香港直到1980年在香港去世,享年75岁。
杜聿明也是黄埔一期生,不过他的升迁速度不是很快。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杜聿明率领国民党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参加了淞沪会战。1938年底杜聿明升任第五军军长,第五军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初期成立的唯一机械化新军。
杜聿明
此后杜聿明率领第五军先后参加了桂南会战和远征军入缅作战等战役。在1939年底桂南会战中的昆仑关战役中,杜聿明率部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击毙旅团长中村正雄,取得昆仑关大捷。
杜聿明的高光时刻是解放战争时期,他成为蒋介石的救火队长,奔波于东北和华东战场,不过却逃不过兵败被俘的命运,1959年被特赦,1981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王铭章是川军名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族的抗日战场爆发,王铭章请缨出川抗日,他表示要用热血报国的具体行动,来赎回他二十年来参与内战危害人民的罪愆。而后率部出川北上抗日。
忻口会战后川军被调到第五战区,王铭章奉命守卫滕县,在日军强大的炮火攻击下,王铭章率部坚守了滕县四天三夜,战至最后,王铭章知道已经突围无望便给集团军总司令孙震发了一封电报,表示:“决心死拼,以报国家。”而后便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壮烈殉国,时年45岁。
王铭章
战区总司令长官李宗仁评价王铭章将军:“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1938年4月6日王铭章将军被追赠为陆军二级上将,2014年9月,王铭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小结: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除了上述所说的10位抗日名将外,还有很多抗日名将,如傅作义、戴安澜、郑洞国、郝梦龄、余程万。李玉堂、方先觉等人,他们都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余程万
2025-01-11 17:14:59
2025-01-11 17:12:43
2025-01-11 17:10:28
2025-01-11 17:08:13
2025-01-11 17:05:57
2025-01-11 17:03:42
2025-01-11 17:01:26
2025-01-11 16:59:11
2025-01-11 16:56:55
2025-01-11 16:54:40
2025-01-11 16:52:24
2025-01-11 16:50:09
2025-01-11 00:28:56
2025-01-11 00:26:41
2025-01-11 00:24:25
2025-01-11 00:22:10
2025-01-11 00:19:55
2025-01-11 00:17:39
2025-01-11 00:15:24
2025-01-11 0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