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 - 故宫博物院历任院长,是如何改变故宫的
2024-09-25 17:19:19
#科普微故事#《流浪地球》中的重核聚变是啥意思?(第113期)
豆豆:“爷爷,电影《流浪地球》中的重核聚变是啥意思?”
爷爷:“电影里的说法大致是‘人类已经掌握了可控重核聚变技术,用于给地球自转刹车和逃逸(流浪)的巨大发动机提供动力’,当然,这只是一个作品中的设定,没法较真,也不必较真。”
豆豆:“爷爷,那什么是‘可控重核聚变’呢?’
爷爷:“单简说,重核聚变,就是中等元素铁或更重的元素,发生的核聚变,而中等元素铁以下且不包括铁的元素发生核聚变,则为轻核聚变。人类目前,能‘制造轻核聚变’,比如说,氢弹的爆炸,但是,不能做到‘可控轻核聚变’,所以,这只是小说或电影中,要让地球流浪的一个前提设置。”
豆豆:“能说说轻核聚变的原理吗?”
“当然!”爷爷:“要明白核变,首先要知道它和普通化学变化的区别,我知道你已经提前自学完初中化学,否则,将无法给你说明白。什么是化学变化呢?”
豆豆:“分子的组成和性质的改变!”
“对!”爷爷:“比如说,氢气在燃烧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或者纯净水通过电解,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或者铁和流酸铜发生反应,生成流酸亚铁和铜。化学反应有两个特点,一是分子的组成发生变化,而组成分子的原子并没有发生改变,二是反应前后的原子总质量不变,尊守质量守恒,对吧?那什么是核变呢?它是发生在原子内部的变化,分为缓慢的核衰变和剧烈核反应两种。因为,现在要说的是‘什么是重核聚变’的问题,所以我们只简单说剧烈核反应。剧烈核反应,分为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
豆豆:“那核反应有什么特点?”
爷爷:“化学反应,分子组成发生变化,但原子不变,而核反应,是原子内部的变化;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而核反应是过程中,质量亏损,释放巨大能量。爱因斯坦认为,核反应是原子内部发生质量亏损释放能量的过程。”
豆豆:“能具体说说吗?”
爷爷:我们先说说核裂变,它又叫‘核分裂’,简单说,它是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若干个轻原子核的过程。举个例子,比如说,原子弹中的铀弹的基本原理,是一个中子,以合适的速度,轰击高纯度和足够质量铀235,从而生成中等元素钡和氪,并放出三个中子,同时释放出能量,而三个中子再继续轰击其他的铀235,重复之前的过程。反应物铀235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数量是235个,而核电荷数是92,加上一个用来轰击铀235的中子,中子不带电,质量数总个数是236,而生成物钡的质子和中子数量是141,核电荷数是56,而氪的质子和中子数量是92,核电荷数是36,再加3个放出的中子,质数量总个数还是236。想想,发现了什么?”
豆豆:“反应前后,质数量总个数和核电荷数的总数量郜没变呀!”
爷爷:“对!但是,核子的平均‘体重’(质量)变轻了,因此,不遵守常规化学反应中所涉及的质量守恒。实际铀235的裂变,是多种多样的,它还有可能裂变成锶和氙,或者其它,甚至会裂变成三种或以上的元素。总之,裂变,是重元素裂变成轻元素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在说说聚变,它是轻元素聚变成重元素的过程,也叫‘核聚合’,因为需要极大的动能和极高的温度,所以又叫‘热核反应’。比如,氢弹的基本原理,它是重氢(氘:dāo)和超重氢(氚:chuān),聚变成氦,同时产生一个中子,并释放能量的过程。重氢的质子数为2,核电荷数是1,而超重氢的质子数是3,核电荷数是1,质量总数为5,核电荷数总量为2,而生成物氦的质量数是4,核电荷数是2,加上放出的一个中子,发现没有,反应前后,质数量和核电荷数依然没变,但其实,核子的平均‘体重’同样变轻了。核聚变所需要的温度是惊人的,氢弹的爆炸,需要几百万K的温度,所以实际氢弹是爆炸是由原子弹引爆的,在氢弹的内部,安放了一个原子弹,由原子弹爆炸释放的能量,来引爆氢弹。而原子弹,则只需用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来冲击中子,中子再轰击铀235原子,这个中子的速度,必须合适,可以用重水(或石墨)来为其减速。总之,聚变,是较轻的元素,变化成较重元数的过程。宇宙中每天都在上演聚变,恒星的演化坍塌,就是聚变的过程。”
豆豆:“那为什么,要以铁元素为界限呢?”
爷爷:“因为比铁元素轻的元素,为轻元素,通常所产生的核反应是聚变,是轻核向重核转变的过程,所以也叫做‘轻核聚变’,而比铁元素重的元素,是重元素,通常所产生的核反应是裂变,它是重核向轻核转变的过程,所以也叫‘重核裂变’。而铁铁元素及差不多的元素,则是中等元素。重核主要趋向于裂变,而轻核,主要趋向于聚变。那么,什么是重核聚变呢?理论上,它就是铁以上的元素发生聚变的过程。”
豆豆:“人类能控制核裂变吗?”
爷爷:“只能说,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如果通过科学方法让它的反应剧烈和暴力一点呢,就是原子弹,而如果让它反缓慢和温柔一点呢,就是核动力。”
2024-09-25 17: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