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少》出游众人开撕,赖雨濛比许晴还能作,此女很会来事!
2025-04-11 22:23:17
探防缅甸佤邦萨尔温江边上的缅共军事遗迹
从曼相矿山去约有二十多公里,但一直是毛路,其实就是佤邦修到江边的一条战备路。当天下了小雨,本就窄的小毛路十分的泥泞湿滑,路下边是顺着矿山选厂流下来的污水河。因路滑车只开到离江边一公里多的地方就停车步行,回来时又下雨,道路泥滑,四辆丰田四驱车都费了很大劲才开上来,前面的路况要好些,后面的二个车滑到路边上,靠人工拉着才回到正路,好再有惊无险,安全回来。
萨尔温江是佤邦与缅甸的边界,江东是佤邦,江西是缅甸,从1989年4月17日,佤邦武力终止缅共活动后,佤邦和缅甸政府达成全面停战的协议,从而结束了双方多年的战争。半小时后,终于来到了萨尔温江边。江面有六十多米宽,对面是一片未被破坏的原始森林。对岸就是缅甸的地面了。
佤邦这边的江岸只上散落着三间破旧简陋的小竹棚子,一间是边防军人的营房,一间是他们做饭的柴火房,另一间紧靠江边,是专业偷渡人员的住房。
我们来的这条土路是佤邦的战备路,一直通到江边,军人住房旁边有一个哨卡,一棵喷了警示标志的竹杆横在路中间,边上有一个不到一人高的用废旧材料达成的小棚。一个全副武装的军人揣着中国产的65式冲锋枪坐在里面,他胸前的武装袋里装着一些子弹和二棵手榴弹。这里有一个班的人驻守着二个哨位,除了这个离这几百米的地方还有一个哨位。由于是和平时期,所以士兵们都不会长住这里,他们换着休息,不上岗的都回家去了。平时只有上岗的这二个士兵和做偷渡的四五个人。
营房下边有七八个缅共时修的水泥碉堡一字排开,旁边的步兵战壕也还清晰可见。碉堡上面早已长满了野草,表面看像是已废弃了,但碉堡里面却打扫得很干净。哨位上的老兵说:“对面哪棵大榕树后面有老缅兵,天天用望远镜观看着我们这边的一举一动的。”我走到江边细细观察,却看不到对面的人,我想一定是老缅兵伪装得很好。此刻,我突发奇想,也许对面的老缅兵真的正用枪瞄着我的脑袋,只要他的手指头轻轻的一动,我就……我不敢再设想,立即跑进了人群之中。
我们来到营区后,借用了他们的橱房做饭。说是橱房,其实就是一间可以烧柴火的小棚子,房顶和四壁被烟熏得很黑。一个铁制三角架就是火堂。他们吃的水是房顶上收集的雨水。我们做饭的时间,老兵一直坐在他那小小的岗哨里,我走到里面和他并肩坐下,拿出缅甸大象牌香烟和他一起点上。二元一包的缅甸大象牌香烟,是我在纳高街上了近距离的拍照而买了一包。现在却派上了用场。烟一点上,我们的话就打开了。
老兵是傣族, 30多岁的他当兵十二年了,每个月的待遇是40斤大米和三百元人民币。他说,这个是在边界已经不少了,之前在内地,只有30斤大米和二百元人民币。他告诉我他家在哪个村子,他连说了几遍。
2025-04-11 22:23:17
2025-04-11 22:21:03
2025-04-11 22:18:48
2025-04-11 22:16:33
2025-04-11 22:14:17
2025-04-11 22:12:02
2025-04-11 22:09:47
2025-04-11 22:07:32
2025-04-11 22:05:17
2025-04-11 22:03:02
2025-04-11 22:00:47
2025-04-11 21:58:32
2025-04-11 21:56:17
2025-04-11 21:54:02
2025-04-11 21:51:47
2025-04-11 21:49:32
2025-04-11 05:40:51
2025-04-11 05:38:35
2025-04-11 05:36:20
2025-04-11 05: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