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成都初中排名前七十强
2025-03-07 11:42:11
被列宁称之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谁,最后他做了什么?
有这样两份对青少年的调查问卷:第一份调查你最赞赏别人的品质是什么,结果“乐意助人”排在了第一位;第二份调查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办,不少人回答“悄悄走开”。看是平常的两份调查却反应出了当代青少年值得深思的内在品质。
送两份不同的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当代青年对于乐于助人这种优秀品质仍倍加赞赏,认为它是当今社会所呼唤的、及需的;然而值得我们忧虑的是,当谈及自己为实现这一道理而做一份贡献时,许多人却出于种种原因,为之漠然。
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还是屡见不鲜的。君不见某些人对拾金不昧者大加称赞,但于其身,却终因利益战胜理智,将拾物放入自家腰包;你很多人对交通拥堵大发牢骚,也有人提出各种建议,诸如“大家共同维护”、“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等等,而一上路,则骑车依旧带人,红灯照闯不误。
良好的社会风气终究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社会中的成员又只说不做,或者都希望别人代劳,人人如此,理想谈何实现?
如果徐虎只是赞赏别人的奉献精神,而自己“悄悄走开”,那来的上海几千户居民的方便?
如果李素丽只是欣赏别人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哪会有21路乘客的方便?只有在肯定某种思想作风的同时,自己也付诸行动,才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列宁称之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有宏伟的理想,远大的抱负;他有美妙的言辞,高超的演讲才能;他颂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可是他却万事止于“说”,从不亲身实践,不为理想而付出,所以始终无所成。他最后意识到自己是“无根的浮草”,投入到起义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才实现了自我塑造。看来只有将言语落实在行动上方可有所成。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看可以改一下:言而无为,终无所成,在实践中实现理想,需从我做起。
2025-03-07 11:42:11
2025-03-07 11:39:55
2025-03-07 11:37:40
2025-03-07 11:35:24
2025-03-07 11:33:09
2025-03-07 00:32:46
2025-03-07 00:30:29
2025-03-07 00:28:14
2025-03-07 00:25:59
2025-03-07 00:23:43
2025-03-07 00:21:28
2025-03-07 00:19:12
2025-03-07 00:16:57
2025-03-07 00:14:42
2025-03-07 00:12:26
2025-03-07 00:10:11
2025-03-07 00:07:55
2025-03-07 00:05:40
2025-03-07 00:03:24
2025-03-07 0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