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一辈子有没有为别人拼过命?
2025-01-13 16:55:35
品读|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原诗出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该诗原文如下: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此诗作于公元753年秋,时年李白已届五十有三。既是楼上送别,全诗不提楼,也不写送别,只是在不停地抒发心中的愁绪。这是为何呢?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宣州”就是现在的安徽宣城,即今天的马鞍山、铜陵等地。
“谢朓”是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谢朓楼”就是谢朓在宣州建的一座楼。
“饯别”就是用酒肉等为人送行。
“校(jiào)书”是官名,负责朝廷的图书整理。
“叔云”指的是李白的叔叔李云,可能是一个家族的世叔,而非亲叔。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题是在安徽宣城谢朓楼上为我那个在朝廷做图书管理员的叔叔李云送行的意思。
李白一直坚信自己有当宰相的资质,于是乎在他42岁那年,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遂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样的诗句,足可见他当时有多么自负。
理想虽然丰满,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李白并没在朝中有太大作为,只是做了些御用文人的闲散工作。两年后,李白对朝廷无视其才能,自知宰相无望之际,于是使选择了辞职。唐玄宗深知其心不在此留他无益,赐予李白一笔赏金,放任自流。
既然你要走,那就给你自由吧。
在其后的十多年里,李白基本上都是在四处游玩,成了一名十足的驴友。此间,他还忙里偷闲娶了个老婆,就是后来的宗夫人。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李白这些年虽然潇洒自在,但其不被朝廷重用,始终在政治上没有建树,也与他本人的理想相距甚远,满腹的愁肠就像流水一般涌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纵观全诗我们可知李白的难能可贵之处:即使是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与排斥,李白给人的感觉亦不是苦闷压抑和绝望,而是在忧愁中依然显示出豪迈奔放的盛唐傲骨。
正如余光中先生所云:李太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2025-01-13 16:55:35
2025-01-13 16:53:20
2025-01-13 16:51:05
2025-01-13 16:48:51
2025-01-13 16:46:36
2025-01-13 16:44:21
2025-01-13 16:42:06
2025-01-13 16:39:50
2025-01-13 16:37:35
2025-01-13 16:35:20
2025-01-13 16:33:03
2025-01-13 16:30:48
2025-01-13 16:28:33
2025-01-13 16:26:18
2025-01-13 16:24:03
2025-01-13 16:21:48
2025-01-13 16:19:33
2025-01-13 02:32:01
2025-01-13 02:29:46
2025-01-13 02: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