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猫蓝兔系列历代角色大全
2025-01-04 08:22:29
《大克鼎》铭文破译与断代纠偏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22年5月4日《大克鼎》:
铭文拓片:
西周大克鼎,又称克鼎、膳夫克鼎[1],西周中期青铜器,于清朝光绪中期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2]西周大克鼎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鼎立耳,口沿下饰变形兽面纹,中又饰小兽面纹,并有觚棱凸棱,整个造型庄严厚重。腹内铸铭文290字,铭文行间皆有线相隔,笔势圆润。铭文内容则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和官制的重要资料。[3]西周大克鼎是西周时代极为重要的青铜器,也是历见著录,众所周知的重器,2002年1月18日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4]中文名西周大克鼎外文名克鼎、膳夫克鼎馆藏地点上海博物馆所属年代西周类别青铜器被誉为海内三宝之一,又两次出土,国宝重器大克鼎背后的故事《如果国宝会说话》 大克鼎:一本打开的青铜之书揭秘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克鼎,鼎内铭文更是惊艳,日军搜家7次都没有找到的两件国宝之大克鼎,大克鼎出土后命运坎坷,如今能保存下来,全靠一个弱女子毕生守护,大克鼎的身形高大雄浑,光摆在那儿,就自带强大的气场丨国宝重器:西周大克鼎,大克鼎价值连城,不料命运坎坷,多年后全靠一位老人守护手工黄铜铸造西周大克鼎手艺人熔化废铜铸造西周大克鼎,鉴宝专家能看出是什么年代的吗?
文物特征西周大克鼎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鼎口有大型双立耳,口沿微敛,方唇宽沿,腹略鼓而垂,称敛口侈腹。鼎足着地点比上端略宽大,重心略向外偏。西周大克鼎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饕餮纹,相接处有突出的棱脊,凡六出;腹部饰一条两方连续的大窃曲纹(即波曲纹),环绕全器一周。鼎足上部另饰有突出的饕餮形象三组。鼎耳饰有相对的龙纹。腹内壁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前段14行有阳线格栏,后段格栏制范时除去。[5][3]
学者释义的铭文内容:
克曰:穆穆朕文且师华父,悤襄氒心,宁静于猷,淑哲氒德。肆克龏保氒辟龏王,谏辪王家,叀于万民。远能,肆克□于皇天,琐于上下,得屯亡敃,易无疆,永念于氒孙辟天子,天子明,显孝于申,巠念氒圣保且师华父,〈龠+力〉克王服,出内王令,多易宝休。不显天子,天子其万年无强,保辥周邦,〈田+允〉尹四方。王才宗周,旦,王各穆庙,即立,緟季右善夫克,入门,立中廷,北向,王乎尹氏册令善夫克。王若曰:“克,昔余既令女出内朕令,今余唯乃令,易女叔巿、参冋中悤。易女田于野,易女田于渒,易女井家〈勹+累〉田于〈田+允+山〉,以氒臣妾,易女田于康,易女田于匽,易女田于溥原,易女田于寒山,易女史小臣、霝、籥、鼓、钟,易女井、微、〈勹+累〉人,■。易女丼人奔于〈日+东〉,敬夙夜用事,勿法朕令。”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乍文祖师华父宝彝,克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5]西周大克鼎流传历史西周大克鼎于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后,首先被山东人柯劭忞买下,潘祖荫又用重金从柯氏手里购得,成为大克鼎的主人。潘祖荫死后,其弟将此鼎运回苏州老家供放。民国初年,曾有美国人以巨款求购,被潘氏后人断然拒绝,视之为传家之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叶,国民党当局在苏州新建一幢大楼。党国大员忽发奇想,要在大楼落成后以纪念为名办一展览会,邀潘家以大鼎参展,以图无限期占有大鼎。然此拙劣伎俩为潘氏识破,婉言拒绝了参展。1937年苏州沦陷,主持家务的孙媳潘达于果断地与家人将此鼎秘密埋入后屋。后日军果然不断来潘家求索此鼎,有时一天竟来七次之多,终于未得。抗战胜利后,潘达于把西周大克鼎藏在一间屋里,用旧家具破杂物覆盖,再将整进房屋钉断,既不住人也不走人。新中国成立后,潘达于将此鼎捐献给国家,从1952年至今,此鼎一直珍藏于上海博物馆。[3][6]文物鉴赏西周大克鼎器壁厚实,形制雄伟。鼎口有大型双立耳,口沿微敛,方唇宽沿,腹略鼓而垂,称敛口侈腹,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鼎足着地点比上端略宽大,重心略向外偏,是商代柱足演变为周代之蹄足的重要例证。大克鼎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兽面纹,间以六道短棱脊;腹部饰一条两方连续的大窃曲纹(即波曲纹),环绕全器一周。波曲纹的出现打破了兽面纹的对称规律,摆脱了长期以来青铜器纹饰的静态装饰。它运用两方连续的带状纹样,形成连续反复,产生一种韵律感,给人以活泼舒畅的感受。周初以来的传统纹饰至此已完全变形,进入纹样转变新时期,出色地融合了当时图案及雕塑艺术的成就。鼎足上部另饰有突出的饕餮形象三组。鼎耳饰有相对的龙纹。[7]共2张西周大克鼎西周大克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共计290个字,分为28行。铭文内容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克用华美的词语颂扬其祖父师毕父的功绩,赞美他有谦逊的品质、宁静的性格和美好的德性,能够辅佐王室,管理国家。英明的周天子非常明睿,遂提拔师毕父的孙子克提任重要职务膳夫,负责传达周天子的命令。后半部分是周天子重申对克职务的任命,并赏赐礼服、土地和奴隶,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任命和赏赐,乃铸造大鼎以颂扬周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师毕父在天之灵。西周大克鼎之上的铭文,无论是字体布局、还是铸造效果均十分的精美,字体大小统一却不失灵活,笔试圆润且有劲力,呈现一种舒展、端雅的风格。[8][2][9]文化寓意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权力的象征。西周大克鼎就是大贵族膳夫克用于祭祀他的祖父师华父的重器。[10][11]文物价值史料价值西周大克鼎的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重要文献,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职官、礼仪、土地制度等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铭文中的年号,对于历史学家准确确定西周时期的历史年代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12]共4张铭文拓片艺术价值西周大克鼎雄伟凝重的造型,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达到巅峰的历史见证。西周大克鼎铭文的格式、体例,以及铸刻方法,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青铜器的铭文是按照墨书原本先刻出模型再翻范铸造出来的。由于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精湛,铭文一般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墨书的笔意。此铭文为中晚期青铜器金文的典范。[13][12][14](图册铭文拓片参考资料:[6])重要展览2004年2月29日至3月6日,西周大克鼎在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在上博共同举办的“百岁寿星潘达于捐赠大盂鼎、大克鼎回顾特展”中展出。[15]2018年2月13日,西周大克鼎在“《国家宝藏》特展”中以实物和视觉两种不同的形式在九大博物馆中同时亮相,历时72天。[16]2021年9月,“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18]社会评价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任常泰《中国艺海》:该器在铸铭之前先在范上划好方格,然后在方格内填字,每字均兼顾到左、右字的格局结构,全篇均匀整齐,笔势圆润,是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的代表作。[17]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郑巨欣《中国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此铭文字体规范,字迹优美,笔画圆润,结构和谐,是西周晚期具有代表性的金文字体之一。[14]
拓片及学者铭文释义:
学者释义的铭文:
克曰:穆穆朕文且师华父,悤襄(譲)氒心,宁静于猷,淑哲氒德。肆克龏(恭)保氒辟龏(恭)王,谏(敕)辪(乂)王家,叀(惠)于万民。(柔)远能(迩),肆克口于皇天,琐于上下,得屯亡敃(泯),
易(釐)无疆,永念于氒孙辟天子,天子明(哲),显孝于申(神),巠(经)念氒圣保且师华父,(龠力)克王服,出内(纳)王令,多易宝休。不显天子,天子其万年无强,保辥(乂)周邦,□(田允)尹四方。
王才宗周,旦,王各(格)穆庙,即立(位),緟季右(佑)善夫克,入门,立中廷,北向,王乎尹氏册令善夫克。王若曰:“克,昔余既令女出内朕令,今余唯(緟就)乃令,易女叔巿、参冋(絅)中悤。易女田于野,易女田于渒,易女井家(勹累)田于(?山),以氒臣妾,易女田于康,易女田于匽,易女田于(阝尃)原,易女田于寒山,易女史小臣、霝籥、鼓钟。易女井徵(勹累)人。易女丼人奔于粮,敬夙夜用事,勿法朕令。”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显鲁休,用乍文且师华父宝彝,克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学者作的高清拓片及释文
这件国宝级的《大克鼎》被学者们释义为西周器,鼎主人被释读为西周的"膳夫厨子传令官"。
大克鼎铭文内容主要叙述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是研究西周经济制度的重要史料
先秦篆书大克鼎“大克鼎”属西周孝王(一说历王)时期器物。器高903.1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74.4厘米。一八九0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仼家村。铭28行,290字,现藏上海博物馆。中文名先秦篆书大克鼎出土地点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仼家村高903.1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74.4厘米“大克鼎”铭文分二段,第一段为膳夫克自述乃祖师华父美德功绩,勤事于恭王,出纳王令,多蒙赏赐事。后段叙述孝王在崇周穆王庙,命尹氏册命膳夫克,赐它土田、奴隶、物品等,克因之为乃祖宗庙作器。
果真如上面学者们所释述的那样吗?
其实这件《大克鼎》与我已破解的《小克鼎》一样,都是同一个人所作,确切的说是商武乙令人制作的商晚期器。
为了清楚,我采用了学者释义的高清大图为蓝本,重新进行了释义。
1.克曰:穆穆朕文祖师华父志咢厥(氒)心宇静于猷
(1)"克",指康丁。
“西周甲骨”上的“克”即指康丁。
《甲骨文精粹释译》拓片311中称康丁为“弗克”。
(2)“穆”。
“穆”字下有两横,这是复数写法。
这个“穆”指商都。
“穆”字之前我已破解就是象形的古埃及结果子的枣椰树。
这个“穆”字对应的古埃及文就是“美、美好、发生、繁盛”图符。
这个古埃及“美”字符描画的就是尼罗河三角洲东北角的阿瓦里斯地形。
(3)“朕”指的是武乙。武乙王名中就有"穆"。
(4)“文祖”,指商王小辛。
小辛即拉美西斯一世。拉美西斯一世曾任霍伦海布.盘庚的维齐尔(宰相),维齐尔的古埃及发音首重音就是“文”。
拉美西斯一世拉美西斯一世,原名普拉美斯,又名门帕提拉。生于埃及东北三角洲的阿瓦里斯( Ramesses I,?-前1318年),是埃及第十九王朝的创立者(公元前1320年—公元前1318在位)。[1]
他出生于非王室的军队指挥官的家庭,是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霍伦海布的庭臣。在第十八王朝的最后十年里,一直在后来的国王霍伦海布的身边参加战斗,深得霍伦海布的宠爱。他在军队中服役以其卓越的成就达到了显要的地位。他曾是一个军队指挥官,骑兵部队长官,具有将军的身份,又是“尼罗河口”(尼罗河三角洲支流)的管理人。普拉美斯还被霍伦海布任命为维齐尔,又得到了埃及首席大祭司和阿蒙高僧的头衔,担负了行政和全国宗教的重要职务。作为非王家血统家世出身的霍伦海布抛开他亲生系统的后嗣,任命了维齐尔普拉美斯为继承人。大约在公元前1320年霍伦海布去世时,普拉美斯登上王位的宝座成为拉美西斯。拉美西斯一世加冕后仅仅一年零四个月就去世了,被葬于帝王谷,霍伦海布墓的附近。拉美西斯一世在位的时间虽然较短,却标志著统治埃及的法老由稳定埃及发展的哈伦海布转移至如塞提一世及拉美西斯二世等强权的法老——这两位法老将埃及的国势推至顶峰。
(5)“师“
“师”,指挥军队的商王小乙。
商王名标图案中就有这个“师”,这个“师”指“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五位商王先后指挥军队征伐过阿拉伯半岛。因此,“师”可以指这五个商王中的任一位。结合上下文在铭文这里是指商王小乙。
《甲骨文精粹释译》拓片317中的“师”则指祖甲。
“戊子卜,师佑于母辛”,这里的“师”则指祖甲,“母辛”指妇好妣辛。
仲师父鼎铭文中“仲师”也指祖甲。其中的“仲”是指祖甲为祖庚的弟弟。
师簋
师父鼎
师父簋铭文中的“牧师父”即指武乙父亲祖甲。
《甲骨文精粹释译》中的“乎师般”也是指祖甲。
(6)“华”,指武丁。
商王名标中的武丁王名图案:
(7)“父”,指克.康丁的父亲祖庚。
维基百科中给出的麦伦普塔赫与祖先相士的雕像:
三星堆相士铜人像。注意耳洞及帽子与麦伦普塔赫手中的人头形象完全一致。
(8)“志″
此字由"上十下心"组成,表达的是“十心″即志气、决心。
“志”字金文篆体:
(9)“咢”
这个“字”是“咢”。
“咢”字篆体如下:
对比“咢”与铭文“字”,可以看出字形结构非常相似。
这个字是形容击鼓、唱歌。这正是指康丁手持哗啷棒的形象。
(10)“宇”
这个“字”就是“宇”字的变体,是形容阿拉伯半岛的地形。
此字最下部的“皿”实际上是形容阿拉伯半岛下方的红海两岸。
(11)“猷”
“猷”,指谋划、道路、功业。
“厥(氒)心宇静于猷”,指用心智、谋略统治阿拉伯半岛,使其平稳。
2.盄悊厥(氒)德。
(1)“盄”
这个“字”是“盄”字的变体。注意,字的上部是“弟”字,不是“叔”字。
“弟”是指“祖甲”。
“盄”是指祖甲站在船上的形象,也是祈祷用的器皿之意。
商青铜器“弟骨父”簋铭文中的“弟骨父”就是指“侯休”(武乙)的父亲祖甲。
(2).“悊”
“悊”,即“哲”。指聪明。
(3) .“德”
“德”,指德行、品德。
3.肆克龏保厥(氒)辟,龏王~
(1)“肆克龏”
“肆”,指勇敢、潇洒。
“克”,指康丁。
“龏”,同“恭”。
“肆克龏”,指勇敢又恭敬神灵的康丁。
(2).“辟”
“辟”,指刑法、制度。
4.谏辪王家,叀于万民。
(1).“辪”
“辪”,指廪辛。
5.䪿远能㺴,肆克登于皇天,
(1)“䪿远能㺴”
“䪿”,指西奈半岛。
“㺴”,指驯服。
字的左半部由“王冠+侯+土”组成,右半部是“犬”,这是指祖庚征服阿拉伯半岛,驯服野兽猞猁的隐喻。
(2)“肆克登于皇天”
“肆克”指康丁。
“登”
“登”字金文及篆体:
登(拼音:dē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1]。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双手捧着盛放食物的器具向神灵进献[2],这种进献是为了祈祷丰收,故登引申指谷物成熟义,由成熟义引申为完成、实现义。登的基本义是升、自下而上。或借表登记、登载义。
对比“登”字篆体、楷书,可以发现二者都是三部件结构,且左上部都有“又”字形部,再结合“登”字字义,故确定这个“字”就是“登”字变体。表达的是祈求皇天丰收之意。
6.兽于上下,得屯亡敃,易赘无疆。
(1)“兽”
这个字是“兽”字的变体。当虎视眈眈、看守讲。
(2).“上下”
“上下”,指非洲大陆。
(3)“得屯亡敃”
亡
失去;丢失。
敃
1.强横;顽悍。2.勉力;勉强。
“得屯亡敃”,指粮食丰收可以增强实力,弥补不足。
(4)“易赘无疆”
赘,以物质钱也。——《说文》
“易赘无疆”,以货得钱是没有疆界的。
7.永念于厥(氒)孙辟,天天子子明,慙显孝于神
“辟”,指法规、法律。
此字为慙,意为惭愧。
8.巠念厥(氒)圣保祖师华父
巠,水脉也。
念氒
圣保,指神圣保护。
祖师华父,指小辛、小乙、武丁与祖庚。
9.掄克王服出内,王令多易宝休。丕显天子,天子其万年~
掄克,指祖庚、康丁。
在《小克鼎》铭文中即有此字,“掄”代指祖庚。
“王”,是平头宽底钺形王,这是指武丁。
“王”字是形容武丁、妇好所使用的青铜钺形状。
“内”,指非洲大陆。
“多”,指祖甲。
《甲骨文精粹释译》拓片26:
其中的“多乎”就是祖甲。
“休”,指武乙。
《合集》40017中即有“王往休”的记载,“王”是“尖头王”指武丁,“休”就是指武乙。
商青铜器《大盂鼎》铭文中也有这个“休”
“休”是指武乙王名中的“太阳神拉与木(美)”
“丕”,指大。
“丕显天子”,指大大的光扬天之子(拉之子)武丁的形象。
(10)保辥周邦,㽙尹四方。
“保辥”
指祖庚与廪辛。
“保辥周邦”,指祖庚、廪辛横扫周边各邦。
“㽙″
“尹”,治理。
“略尹四方”,指公平的治理四方。
11.王在宗周,旦,王各穆庙,即立,受季右善夫克,入门,立中廷,北向
“王”,是“平头宽底钺形王”,指武丁。
“宗周”,指塔尼斯地区。
“旦”,指太阳升起时。
“王各穆庙”,指武丁王来到了阿瓦利斯都城的神庙,即“穆庙”。
“即立”,指仪式准备开始时聚集站立在那里。
“受季右善夫克入门,立中廷北向”
此字左部为“受″。
右部为上东下田。这是指阿拉伯半岛地区地形。“东”,指非洲古埃及的的东面。
“受季”,是指廪辛。
商王名标图案中就有“受辛”王名:
《小克鼎》中就有这个“季”,指廪辛。
《小克鼎》铭文:
“善夫克”,指康丁。
“右”,指方位,即廪辛在左,康丁在右 。
12.王乎尹氏册令善夫克。
“王”,“平头宽底钺形王”指武丁。
“乎”,“小丁”,指祖甲。
“尹”,也指祖甲。
《甲骨文精粹释译》拓片384中的“尹”即指祖甲。
在《竹书纪年》中就有祖甲册命王子良、王子嚣的记载。
二十七年,命王子嚣、王子良。
13.王若曰:“克,昔余既令女出内,朕令今余隹受景乃令,易女叔巿、参冋萬志。
“王若”,指武丁。
《尚书说命下》中武丁与傅说对话中自称“若”。
其中的“王”为“平头宽底钺形王”,这是武丁的王字。“若”是以武丁卜辞中经常出现的“若”为代指武丁。
“克”,是指康丁。
“昔”,指过去。
“余”,指祖庚。
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其中的“余其”即指祖庚。
“出内”,指走出非洲,进行拓疆开土。“内”指非洲大陆。
“朕”,这里指武丁。
“今余隹”,也是指祖庚。其中的“隹”本指武丁,在这里是指祖庚代替武丁征战之意。
“受景”,指廪辛。其中的“受”是指廪辛接受了阿拉伯半岛地区。“景”字是变体,意指廪辛继承了高祖武丁开建的阿瓦里斯地区新城。
“易女叔巿,参冋萬志。”
”女”,指康丁。
“叔”,指康丁的叔叔兼丈夫祖甲。
“市”,指行政区域。
“参”,指参加、观察、加入。
“冋”,从冂从囗。指城外,郊外,野外。
“萬”
此字比较模糊,但大体结构还是比较清楚,最上面是“草字头”,中部是一不封口的圆,圆中一竖直通底部,圆下为一长横,横下左为一斜杠,右为一竖。这个字与“萬”字小篆字形结构相同。
★
“参冋萬志”,是指康丁加入征伐西奈、阿拉伯半岛的行列斗志高扬。
14.易女田于野,易女田于渒,易女井家瘰田于野,以厥(氒)臣妾,易女田于㝩,易女田于匽,易女田于䧠原,易女田于寒山,易女事小臣,霝、龠、鼓、钟,易女井、微、瘰人郱。易女丼人奔于【上日下東】,敬夙夜用事,勿法朕令。”
(1)“易女田于野”。
“野”,指土耳其、乌克兰等地区。
(2)“渒”,指黎巴嫩以色列等地区。
(3)"易女丼家瘰田于野″
“丼”,指阿拉伯半岛。
“家”,指阿拉伯半岛中部地形。
“瘰”,本义肿块,这也是指阿拉伯半岛地形。
“野″,指阿拉伯半岛。
“予”字金文、篆体:
(4)“以厥(氒)臣妾”
指以此地奖赏给作为臣妾的她。
(5)“易女田于㝩”。
“㝩”,指中亚地区。
(6)"易女田于匽″。
″匽″,指中国内陆。
(7)“易女田于䧠原”,
“䧠原”,指中国湖北、湖南等地。
(8)“易女田于寒山”
“寒山”,指南海诸国与澳大利亚。
(9)“易女事小臣″。
″事″,指事奉。
“小臣″,本意为武丁的孩子,这里应指祖庚与祖甲。
(10)″霝、龠、鼓、钟″
″霝″,是地名,指阿拉伯半岛。
“龠”,指西奈半岛。
″鼓″ ,指以色列黎巴嫩等地区。
″钟″,指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
(11)"易女丼微″。
“丼微”指阿拉伯半岛黎巴嫩叙利亚一带。
(12)“瘰″
瘰[luǒ][scrofula] 疾病名。多发生在颈部。[1]由于结核杆菌侵入颈部或腋窝的淋巴结而引起的。症状是患处发生硬块,溃烂后流脓,不易愈合。有些地区也称“老鼠疮”。
(13)“人″。
(14)“郱”,
“瘰人郱″也是指阿拉伯半岛。
(15)"易女丼人奔于[上日下東])″
“丼人奔″指土耳其、乌克兰、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区。
“[上日下東]″,指中西亚与中国内陆地区。
(16)“敬夙夜用事,勿法朕令”
“敬夙夜用事,勿法朕令”
“夙夜”,指朝夕、日夜。在这里指日夜交替的作息自然规律。
“敬夙夜用事,勿法朕令”
是指勤勉工作,遵循日夜运行的作息自然规律,不违反王的法令。
(17)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文祖师华父宝彝
“克”指康丁。
“敢对扬天子”,指冒昧地颂扬天子,这个“天子”指太阳神拉之子武丁。
其中的“敢”,指冒昧。
“对”,指对着。
“扬”,指颂扬。“扬”字中的“王”为三横一竖王,这是指此器为武乙制作。
“天子”,这是指太阳神拉之子拉美西斯二世.武丁。
拉美西斯二世.武丁的古埃及王名:
“太阳与埃及雁”图符指太阳神之子。
“休”,指太阳神庇护的亳商。
在《尚书说命下》中即有“敢对扬天子之休命”一句,这是“傅说”赞美武丁的语句。
也就是说“敢对扬天子之休命”,实际上是武丁的臣子对其的赞美之辞。由于“休”是专指“亳商”,因此这只能是商晚期武丁家族的专用语, 不可能是在指西周王臣之间的对话。
“鲁”,本意指鲜美的活鱼,这里指美好。
最后,《大克鼎》整体铭文释义如下:
克曰:“穆穆朕文祖、师、华、父、志、咢厥(氒)心宇静于猷,盄悊厥(氒)德。肆克龏保厥(氒)辟,龏王谏辪王家,叀于万民。䪿远能㺴,肆克登于皇天,兽于上下,得屯亡敃,易赘无疆,永念于厥(氒)孙辟,天天子子明,慙显孝于神,巠念厥(氒)圣保祖、师、华、父,掄、克王服出内,王令多易宝休。丕显天子,天子其万年无彊,保、辥周邦,㽙尹四方。王在宗周,旦,王各穆庙,即立,受季右善夫克,入门,立中廷,北向,王乎尹氏册令善夫克。王若曰:“克,昔余既令女出内,朕令今余隹受景乃令,易女叔巿、参冋萬志。易女田于野,易女田于渒,易女丼家瘰田于野,以厥(氒)臣妾,易女田于㝩,易女田于匽,易女田于䧠原,易女田于寒山,易女事小臣,霝、龠、鼓、钟,易女丼微、瘰人郱。易女丼人奔于【上曰下柬】,敬夙夜用事,勿法朕令。”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鲁休,用作文祖师华父宝彝,克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大意:
康丁说:強盛的殷商,我武乙的祖先小辛、小乙、武丁、祖庚、廪辛、康丁,用智慧的谋略安稳地统治着阿拉伯半岛。祖甲智慧又有品德,勇敢、恭敬的康丁保护着既有的律法,恭敬的康丁王劝谏统兵的廪辛王,要采用惠民万家的政策。西奈半岛虽远也能驯服,勇敢的康丁敬奉皇天,镇守着非洲大陆,丰收粮食增强了实力,弥补了不足。以货得钱是没有疆界的。这些法则要永远念给子孙听。天天子子都要明白,孝敬神灵要表达出惭愧,要经常纪念神圣保护的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庚、康丁走出非洲大陆征伐,武丁王令多多赏赐宝物给武乙,彰显天子武丁的伟大,天子武丁万年无疆。祖庚、廪辛横扫周边各邦,公平地治理四方。
武丁王在宗周,清晨,王来到商都神庙,大家聚集站立,廪辛右边是祖甲的妻子康丁,进入大门,站立在大厅,北面朝向,武丁王、祖甲册令康丁。武丁王说:“克(康丁):之前祖庚令你出非洲讨伐,我令祖庚、廪辛也执行此令。赐给你叔父管理的领地,康丁加入征伐西奈、阿拉伯半岛的行列斗志高扬。赐你土耳其、乌克兰等地区,赐你黎巴嫩以色列等地区,赐你阿拉伯半岛地区,这是对你做臣妾的奖赏。赐你中亚地区,赐你中国内陆地区,赐你湖北、湖南地区,赐你南海诸国与澳大利亚地区,赐你侍奉小臣祖庚、祖甲,阿拉伯半岛、西奈半岛、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这些地方,赐给你以色列、黎巴嫩地区,赐给你东方亚洲的土耳其、乌克兰、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区,要日夜勤勉做事,不要违反我的法令。”
康丁拜稽首,对武丁王说:“冒昧地颂扬您这伟大美好的殷命。为此要制作成文祖师华父宝彝礼器,康丁的子子孙孙万年永保用(此鼎)”。
作者:大禹昆仑
版权所有,抄袭必究。欢迎转发!
编辑于 2022-06-21 06:58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2025-01-04 08:22:29
2025-01-04 08:20:14
2025-01-04 08:17:58
2025-01-04 08:15:43
2025-01-03 16:04:22
2025-01-03 16:02:07
2025-01-03 15:59:52
2025-01-03 15:57:36
2025-01-03 15:55:21
2025-01-03 15:53:06
2025-01-03 15:50:51
2025-01-03 15:48:36
2025-01-03 15:46:21
2025-01-03 15:44:05
2025-01-03 15:41:50
2025-01-03 15:39:35
2025-01-03 15:37:19
2025-01-03 15: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