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鸟(300123)个股公告正文
2024-10-21 04:19:01
燕王哙,沽名钓誉的极品
1
我们村有一个老汉,听张三说李四的是非,点头称是。听李四论张三的是非,同样如此。
时间一久,大家都知道他是个什么人,但还是都很喜欢他。
因为我们都需要倾听,需要附和。他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
而这,其实就是苏秦、苏代兄弟存在的理由。
2
苏秦、苏代名为纵横家,其实无非是拨弄是非者。
他们今日为你,明日为他,无君无国。左手促成矛盾,右手解决矛盾。一面利益迎合、驱动,一面分化、整合。忽而助甲方,损乙方,忽而损乙方,助甲方,也有可能大家皆大欢喜,或者皆为第三方做嫁衣。
这样的人依旧人人喜欢,除了利益所驱,老鼠给猫做三陪,要钱不要命,当然就是“大家都很喜欢”。
大家都喜欢的人,我必须重视,必须争取,必须喜欢,然后大家就忘了他们是什么人,忘了需要防范,忘了自己是因为什么喜欢。
这就像演员本来是因为他扮演的角色被人喜欢,大家却把角色当成了本人。
一个圈子都喜欢的人,自带光彩,我不喜欢,就等于自绝于天下。
我以为我喜欢,我也就真的喜欢了。
3
只不过,我们村的老汉,顶多造成点邻里纠纷,具体的事,他其实是不参与的。
打起来,他两边不得罪,末了,他依然会是两边的安慰。
而苏秦苏代兄弟,却是能要人命,兴一国灭一国的。这样的结果还喜欢,就不免令人费解。
只能说,大家都不带脑子,必须要把脑子交给别人。
那么,这就有点导师的味道了。
区别只在苏秦苏代不是情感导师、挽回导师、时尚导师、自媒体导师、幼儿教育导师、股票导师、思维逻辑导师之类。
他们不搞垂直、细分,而是综合导师。
他们也不会让你道理懂了千千万,结果什么没改变。一出招,必定人仰马翻,有生死存亡。
这里面最奇的是,他们还能让人为了面子而死。
4
名声、面子,人之所好,这本身其实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人为了面子会不计手段,不惜丢命、失国。
这大概又像现在人人趋之若鹜的人设。
人设无非是建立名声,打造形象之意,背后是为了某种获取。它其实不叫人设的时候,也早就存在。
但是它因为要造,就未免有假,因为不择手段,就未免露馅,因为用力过猛,就未免脆弱。于是人设崩塌,就成了另一个热词。
世上本没有所谓的崩塌,只不过造假的人多了就有了崩塌,这已经说明人为了利益和名声(形象),会到了什么程度。
人设一词,本就容易变形,发展为沽名钓誉的同义,历史上各种各样的案例,本就从来不缺。
但是要说沽名钓誉的极品,我认为是燕王哙。像金庸笔下的伪君子岳不群那种,虽然尤其可恨,但不具普遍性。像乌江自刎的项羽,则多了些血气。
5
燕王哙,即是姬哙,战国时期燕国的第38代君王,苏秦死后,苏代没少打他的主意。
苏代那时候一切向哥哥看齐,有一天与燕王哙聊天,就开始利用燕王哙的弱点逐利。
苏秦玩到最后,被人刺杀,临死前要求给自己加一个罪名,处以车裂之刑,然后悬赏奖励刺客,以达到复仇目的,这叫死了也要玩。
苏秦死了,苏代前赴后继。苏秦死后,很多事暴露出来,但苏代仍旧可以到处鼓舌,这叫大家都要玩到死。
而纵横之术的关键点之一,既然是熟知人性,善于利用,燕王哙的弱点,既然是轻信、好名,于是当时作为齐国使臣的苏代来到燕国,就与燕王哙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燕王哙:齐宣王这人怎么样?(你问为齐国服务的人?)
苏秦:无能之辈,没什么大出息。
燕王哙:为啥?(一个不忠于服务对象的人,你也信?)
苏代:他不能大胆信任员工,没人愿意为他做事。
于是燕王哙,就一心一意重用大臣之子了。
我可不能落这样一个名声。
他不但没考虑苏代是齐国的使者,也没考虑苏代与之子不但是姻亲,还关系特别亲密。
然后之子当然给苏代送去了不少金子。
6
只不过,之子虽然因此权倾燕国,却并不满足。苏家兄弟的招数,他也学会了。
所以不久之后,他就花钱买了个公关高手鹿毛寿,让他去继续忽悠。
大王,你知道尧帝为什么人设那么好吗?
为啥?
尧帝曾经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要。但是尧帝却获得了让贤之名。他是既没有失去天下,又有了让天下的美誉。
你的意思是?
大王,你也可以啊。让一下之子,反正他也不会接受。
……
7
古人云:“内有所不足,急于人知。”表面意思就是,学识浅薄的人,反而急于让人知道他学问大。
但它其实可以延伸到许多层面。
内有不足,急于“学到”,急于让人听到、看到。
自己不学,全凭人带。碎片化阅读,蜻蜓点水。一知道点事,学到点词,就到处夸耀,说人不带脑子。
胆小如鼠,假装雄壮,穷得吃土,到处晒照,内心鬼祟,高呼口号,缺疼少爱,秀遍全网。
假装富翁、名媛,成不了富翁、名媛;消费自己,打动了不了别人;自我奉承,不过是增加自恋——这其实是缺什么吆喝什么的节奏。
而燕王哙就是这样走向极端。
他真的照着鹿毛寿的话做了,要让国。
但是之子不是许由,他乐呵呵地接受了。
他不但立刻“南面而行王事”,而且顺理成章地,把燕王哙当臣子一样使唤。
燕王哙彻底傻眼。
这之后,他儿子之平发起了讨伐之子的战争,让燕国凭空多了一场动乱,而燕国光复之际,他也郁郁而死了。
燕王哙的形象工程,就因此成为天下笑柄。
而后世跟他亦步亦趋的人,也都在哈哈大笑,说这人好傻。
• END •
文/九鸦
图/网络
2024-10-21 04:19:01
2024-10-21 04:16:45
2024-10-21 04:14:29
2024-10-21 04:12:14
2024-10-21 04:09:58
2024-10-21 04:07:42
2024-10-21 04:05:27
2024-10-20 18:46:56
2024-10-20 18:44:40
2024-10-20 18:42:24
2024-10-20 18:40:08
2024-10-20 18:37:53
2024-10-20 18:35:37
2024-10-20 18:33:21
2024-10-20 18:31:05
2024-10-20 18:28:50
2024-10-20 18:26:34
2024-10-20 18:24:18
2024-10-20 18:22:03
2024-10-20 18: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