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迎春︱欧阳询楷书集字春联60副赏析
2025-07-25 20:34:53
重温经典诗歌丨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
蟋蟀,素来是文人墨客抒发感情的意象:生命与秋天之悲、去国怀乡之思、相思离愁之感……《就是那一只蟋蟀》既抒发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向往和平安定的强烈愿望,同时将蟋蟀的鸣叫声贯穿古今,从历史的宏大角度展现中国人坚不可摧的凝聚力。诗人流沙河11月23日下午在成都逝世,世上再无那只蟋蟀,但是那只蟋蟀的鸣叫声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永不断绝!
今天,分享流沙河先生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先生,一路走好!
本期音频选自《中国世纪·中国梦——大型主题诗歌朗诵集》
就是那一只蟋蟀
流沙河
1982年,流沙河在诗刊《星星》上开设专栏,最早介绍台湾现代诗。后来,他把这一系列集结出版《台湾诗人十二家》,引起了轰动。正因为流沙河的欣赏和推介,余光中在大陆有了广泛的知名度。1982年夏,余光中致信流沙河,说起四川的蟋蟀和故园之思,4年后,他又在《蟋蟀吟》中写下“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 而流沙河则写了《就是那一只蟋蟀》,作为回应:“就是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落在你的院子里,夜夜唱歌。”
在第一段中,诗人就以蟋蟀为主角勾画了一个想象的画面:四川乡下的“那一只蟋蟀”跳过台湾海峡,在台北诗人Y先生的院子里悄悄降落,夜夜歌唱。正是巧妙地回应了余光中先生的《蟋蟀吟》中的“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
在第三段中,诗人描写了许多意象:深山的驿道、长城的烽台、旅馆的天井,战场上的野草间。这些意象分别对应的是驿使、戌卒、旅人和士兵,这些都是远离故乡的游子,蟋蟀的叫声无疑最易引起他们心中思乡之情。
在诗中,诗人用海峡“这边”和“那边”,“台北”和“四川”,“你”和“我”形成相对应的诗行。从空间的跨度上表明:即使历经深重的灾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被人为地、长久地隔开,但是中国始终有着很强地凝聚力,他们渴望统一,向往团聚和安定。
诗歌借蟋蟀的鸣叫为线索,纵情地抒发思乡之情。但这不仅仅是怀乡之歌,而且从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显示的是中国人伟大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凝聚力,无可辩驳地说明:中国地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地必然。
流沙河,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1931年出生于四川金堂,本名余勋坦。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谈诗》《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诗话》《锯齿啮痕录》《庄子现代版》《Y先生语录》等。
2025-07-25 20:34:53
2025-07-25 20:32:38
2025-07-25 20:30:23
2025-07-25 20:28:08
2025-07-25 20:25:53
2025-07-25 20:23:38
2025-07-25 18:35:47
2025-07-25 18:33:31
2025-07-25 18:31:16
2025-07-25 18:29:24
2025-07-25 18:26:46
2025-07-25 16:56:01
2025-07-25 16:53:46
2025-07-25 16:51:31
2025-07-25 16:49:16
2025-07-25 16:47:01
2025-07-25 16:44:46
2025-07-25 15:16:25
2025-07-25 15:14:10
2025-07-25 15: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