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算顶尖二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怎么样?
2025-07-24 19:42:40
周武王:灭商建周的伟大君主
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周武王犹如一颗璀璨的巨星,闪耀着智慧与果敢的光芒。他出生于约公元前1087年,在岐周(今陕西岐山)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周武王名叫姬发,西周青铜器铭文里还常称他为“珷”。
先周崛起的故事,就如同一个雄浑的序曲。他的父亲周文王姬昌执政时期,那可是周国发展的黄金阶段,国力蒸蒸日上,逐渐强大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厉害地步,这无疑为日后周武王的灭商大业奠定了坚实无比的根基。然而,天不假年,姬昌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儿子姬发,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肩负起了这一重任,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周武王可是有一番雄才大略。继位后的他,深知要成就大业,必须依靠贤能之人。于是,他重用姜太公(姜尚)做军师,这位姜太公可不简单,犹如智慧的化身,军事上的鬼才啊!同时,他还任命弟弟周公旦为太宰,召公、毕公等人也都纷纷担任要职。这一批贤能之才齐聚,就像一群闪闪发光的星星,让周国的政治变得繁荣昌盛,国力如同滚雪球一般愈发强大。
周武王还特别善于审时度势。他知道,要讨伐强大的商朝,必须做足准备。为了这个目标,他积极谋划,不断争取联合更多的诸侯国,汇聚各方力量。不仅如此,他还考虑到战略布局,为便于进攻商都朝歌,特意在沣水东岸建立了新都镐京(今西安)。这一布局,就像是下棋时的妙手,既能为进攻提供便利,又能巩固自己的后方。
这里还有个特别壮观的场景,“孟津观兵”。周武王在继位后的第二年,率领大军先西行到毕原(今陕西省长安区内)文王陵墓那里进行祭奠,这一举动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与缅怀之情。之后大军转向东行向朝歌前进。在行军途中,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竟然有八百诸侯闻讯赶来参加。当时那场面,人山人海,诸侯们的旗帜在天空中飘舞,仿佛预示着周朝即将到来的辉煌。诸侯们都看出了商纣王已经孤立无援,形势对周国十分有利,于是纷纷力劝周武王立即向朝歌进军。可周武王和姜太公却是极为冷静,他们觉得时机还不成熟,还需要再等待。这种审时度势的眼光和沉得住气的定力,简直令人钦佩得五体投地。
终于,时机成熟了,那便是著名的“牧野之战”。周武王率领着正义之师,如雷霆万钧般冲向商朝的军队。商朝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早已人心惶惶。而周武王的军队则是士气高昂,喊杀声震天动地。这场决战,就像是一场命运的裁决之战,周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取得了胜利。牧野之战的结果,就是周武王顺利地进入了商都。
进入商都后,周武王展现了他卓越的治理智慧。他将商的畿内分成了邶、鄘、卫三国,封纣子禄父(武庚)于邶,而邶、鄘、卫则由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分别管理,这合称为“三监”。这可不是简单的安排,一方面是为了安抚那些曾经效命于商朝的臣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局面。随后,周武王继续派兵征伐那些尚未臣服的商朝诸侯,据说一路征战下来,征服了99国,臣服652国。
在武王四年(约前1046年),武王灭商后,还师西归,在新迁的都邑镐京(即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北沣水东)举行了盛大而庄严的典礼,正式宣告了周朝的建立。然而,周武王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自己现在以“小邦”之君的身份统治着如此庞大的区域,诸侯们内心难免会有异心。为了巩固政权,适应新的政治形势,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实行分封政治制度。
这个分封制度可是有很多精妙之处。他先后受封的功臣有姜太公、周公旦、召公奭等等,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地继续施展才华。同时,为控制广阔的新征服区,沿用商的分封制,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像鲁、齐、燕、卫、宋、晋、虢等71个诸侯国都是在这一时期分封建立的。
周武王分封主要有着三个伟大目的。其一,安抚殷民。他封纣子武庚于殷,在其周边设邶、墉、卫三国,让霍叔、管叔、蔡叔进行监视。这一举动就像是在告诉天下人,灭商是吊民伐罪,不是要断绝殷人的祭祀,以此安抚殷地百姓。其二,兴废继绝。他把焦、祝、蓟、陈、杞这些封国分封给有功德于人民的古代帝王的后裔,让大家看到他的宽容和对功德的尊重,鼓舞了民心。其三,移民实边。像齐、鲁、燕三国在东方的开拓,不仅是为了开发新区域,实现足食足兵,还能在殷民族的后方建立牵制力量。
周武王建立的宗法制度,更是影响深远。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萌芽,而到西周时期则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整个社会管理体系井然有序。
周武王在公元前1043年驾崩,但他的功绩永远地刻在了华夏历史的长河中。他就像一位伟大的开拓者,为后世奠定了一片广阔而繁荣的基业。
2025-07-24 19:42:40
2025-07-24 19:40:25
2025-07-24 19:38:10
2025-07-24 19:35:55
2025-07-24 19:33:40
2025-07-24 19:31:24
2025-07-24 17:12:35
2025-07-24 17:10:21
2025-07-24 17:08:05
2025-07-24 17:05:50
2025-07-24 17:03:35
2025-07-24 17:01:20
2025-07-24 16:59:05
2025-07-24 16:56:50
2025-07-24 16:54:35
2025-07-24 16:52:20
2025-07-24 14:33:38
2025-07-24 14:31:23
2025-07-24 14:29:08
2025-07-24 14: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