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法师:“张显宗,我牙疼”,可世间再无张显宗了
2025-04-21 13:08:27
“破破烂烂昆二中”的五味杂陈
元旦刚过,在云南颇有知名度的画家严风扬先生便联系了我,邀请老编到富春街“昆二中”附近的“马家大院”小聚,说实话,这到有些让老编感到意外了。
“文革”时期,记者所在的布新小学毕业班,被“一锅”端到了“破破烂烂昆二中”,请注意,这是学生们给各中学编的顺口溜,还有“高干子弟昆八中”等。
其实,我对上哪个中学无所谓,但唯独对“昆二中”,还真是有些反胃,甚至多少有些五味杂陈的感觉。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昆二中虽小,但却有多不胜数的小街、小巷“伸”到武成路、五一路其至是昆明的核心主干道东风西路。
当我刚进入到“昆二中”十一班时,确实有种感觉,该学校的前身恐怕真是一个寺庙,而且其它的班级都在新建的四层红砖楼内上课,只有我们和十二班在原来的老教室上课,说不憋屈是骗人的。
记得那时候的昆二中老师都在学校对面的大杂院居住,学生食堂也在那儿,我的班主任姓任,是位永远穿着一身灰色列宁装,教学上非常严肃、认真的一位中年女知识分子。
而音乐教师姓徐、上海人,我至今依然记得徐老师在音乐课上教我们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我爱祖国的蓝天》的情景,大概正是因为徐老师教我领唱的这两首军歌,才让我萌生出后来的军旅歌曲嫩芽,不夸张的讲,两位昆二中老师的耳提面命,才让我象阳光下的小苗逐渐茁壮成长起来。
七十年代初的昆二中虽说与相邻的昆八中比起来相对寒酸、破烂了一些,但学习氛围却强了许多,学生的成绩也强了不少。
20多年后,我曾无意中与几位当年从“高干子弟昆八中”毕业后,进入大学的云南大学尹小芬教授、云南民族大学的李燕卿副教授,提到当年上学时的点滴往事,出乎我意外,她们都异口同声的赞扬昆二中,认为昆二中的学风远较昆八中为好。
而在我看来,昆二中的老师不但教学极为严谨,且努力在“文化大革命”那种艰难时刻,突破层层阻力,努力为众多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众多学生明白,只有努力学习、刻苦读书,长大后才能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也纯属不易。
多年以后,当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考取了省内外的大学,真正成为了祖国需要的人材时,才明白破破烂烂昆二中才是启谛我们智慧,培养我们成长的“摇篮”。
记者张耀辉
2025-04-21 13:08:27
2025-04-21 13:06:12
2025-04-21 13:03:56
2025-04-21 13:01:41
2025-04-21 12:59:26
2025-04-21 12:57:10
2025-04-21 12:54:55
2025-04-21 12:52:40
2025-04-21 12:48:09
2025-04-21 12:45:54
2025-04-21 12:43:38
2025-04-20 20:33:44
2025-04-20 20:31:29
2025-04-20 20:29:14
2025-04-20 20:26:59
2025-04-20 20:24:44
2025-04-20 20:22:29
2025-04-20 20:20:14
2025-04-20 20: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