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夏之岛”:一年有69天极昼,晚上睡觉怎么办?
2025-04-13 20:20:33
越差越牛逼,越强越谦虚的现象就是杜宁.克鲁格效应
之前因为工作的关系,在一些时刻需更加简明扼要的描述一些事情(更加有范以及ZB)所以学习了很多心理学或是消费心理方面的概念,分享给大家!
1、鸡尾酒效应:英语:cocktail party effect,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该效应揭示了人类听觉系统中令人惊奇的能力,使我们可以在噪声中谈话。
这点我深有体会,在自己很疲惫需要休息的时候,在任何嘈杂的环境里都可以屏蔽所有声音,仿佛在非常适宜安静的环境中一样可以很快的进入睡眠。或者自己讲电话的时候再来一个人和你说话基本是听不见的,递给你个手雷估计你都会拿在手里的。
2、自利性偏差: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判断客观事物,把不好的、错误的原因归于其他人或者外因,这种归因错误也很容易导致偏见和对对方的刻板印象,心理学上常称其为“自利性偏差”。
我觉的这是人类的本性吧!只有更加注意,更加思辨的想要解决问题时才有可能稍微客观的分析问题。
3、共生关系: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动物、植物、菌类以及三者中任意两者之间都存在“共生”。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
有时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过渡依赖就是共生现象。当然我们受制于环境、父母、过去的经验等等不能独立的思考决策,不能清醒的自我认定也是一种思想共生的现象。
4、 凡勃伦效应:消费者购买某些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里上的满足。即一些商品价格越高,就越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运用这个效应就是说贵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如何让客户可以恰到好处的炫耀,不漏声色的装是关键。炫耀性消费就是如此
5、概率偏见:我们的直觉和客观概率常常是不相符的。行为经济学家把人类自以为的概率,称之为心里概率。心里概率和客观概率的不吻合就叫做概率偏见。
我买了件新衣服,商家说是新款,同款很少。我美美的穿出街却发现街上到处都是同款或者雷同款。这个情况估计就是概率偏见!
6、结果偏见:我们看到一个人成功了,就会立刻认为他过去所有的行为都是有道理的,可成功者自认为的哪个经验,也有可能是他没有获得巨大成功再进一步的绊脚石。
7、乌比冈湖效应:也叫沃博艮湖效应,意思就是高估自己的实际水平。社会心理学借用这一词,指人的一种总觉得自己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里倾向,即给自己多方面打分高过实际水平。
很多写文的人都认为别人写的废话口水没有深意逻辑不畅,很多唱歌的人听别人唱都觉得五音不全气息不稳,很多自媒体人都认为拍视频写文问答是如此简单、百万阅读就是眼前的事情,只要自己愿意做肯定不是问题。估计这些行为认识很多都是乌比冈湖效应在作祟!
8、杜宁.克鲁格效应:越差越牛逼,越强越谦虚的现象
这个话是不是反着说也成立?越一般的人同时还有乌比冈湖效应上身的人是不是就越咋乎。
9、鸡蛋理论(宜家效应):是源于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运用的最简单方法:1、让用户游参与感,投票、选择、搭配等。2、让用户付出劳动,留30%的工作给用户自己做,这个商品在他心中就能镀上光环。(半成品经济学)
就像我们参与头条问答创作一样,感觉头条是我家的,头条是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养大的。估计很多头条用户比头条老板更关系头条的发展存亡!
2025-04-13 20:20:33
2025-04-13 20:18:18
2025-04-13 20:16:03
2025-04-13 20:13:48
2025-04-13 20:11:33
2025-04-13 20:09:18
2025-04-13 20:07:03
2025-04-13 20:04:48
2025-04-13 20:02:33
2025-04-13 03:47:24
2025-04-13 03:45:09
2025-04-13 03:42:54
2025-04-13 03:40:39
2025-04-13 03:38:24
2025-04-13 03:36:08
2025-04-13 03:33:52
2025-04-13 03:31:37
2025-04-13 03:29:21
2025-04-13 03:27:06
2025-04-13 03:24:51